更多>>
专题报道
文章月排行
-
2011-11-13 两代人文化鸿沟挑战大学教育看了学生的微博,尹鸿发现自己竟然有1/3的内容看不懂,“都是中文表达且每一个字都认识,就是理解不了。 [详细]
-
2011-11-10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 亿万网民免费观看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讲述月亮的文化意蕴,与南开大学教授陈洪品读《红楼梦》,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姚小玲一起锻炼口才……从11月9日开始,亿万网民可以… [详细]
-
2011-11-08 母语教育 失落的大学语文?大学语文自恢复开设到现在已经30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各高校要开设面向所有学生的大学语文课”也已经五年。 [详细]
-
2011-11-06 特招甲骨文特长生 是创新还是不公平?因拥有甲骨文的特长,“古文字达人”黄蛉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让诸多同窗眼红(详见本报昨日报道)。 [详细]
-
2011-11-03 高校能否为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 [详细]
-
2011-10-31 “三代无大学生”争议背后的真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公布该校“圆梦计划”自主招生政策,特别规定:被推荐的考生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 [详细]
-
2011-10-31 “三代无大学生”看似雷人实在是对教育平等权实现的努力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该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在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考试中实行“校长直通车计划”和“圆梦计划”。 [详细]
-
2011-10-29 教改在基层:让优秀人才落地生根“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出得来,长得快,是学校队伍建设的根本所在,也是学校实现内涵提升、特色强化的有力抓手。 [详细]
-
2011-10-28 中外合作办学 教育行业新机遇十多年前,面对规模庞大的高考落榜生,借助于自考辅导的国家政策,民办大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 [详细]
-
2011-10-28 中国中西部高校兴起国际合作办学热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近日在中国中部省份安徽宣布,将与安徽农业大学共同推出水资源研究的学生全额奖学金计划,每年从安徽农业大学学生中选拔1名有志于从事水… [详细]
-
2011-10-27 大学国际化的意义与衡量标准导语:交流与合作,这在全世界都是国际化的基本原则。 [详细]
-
2011-10-25 学者提请国务院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近日,包括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著名法学专家郭道晖等在内的十五名学者及社会人士,联名提请国务院,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户籍限制。 [详细]
-
2011-10-24 图书馆“抢座”为那般?阿根廷著名诗人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详细]
-
2011-10-20 调查显示近半大学生称恋爱为“丰富业余生活”大学生出于何种目的谈恋爱,南理工一项调查显示45%学生称恋爱为“丰富业余生活” 大学恋爱已经快餐化,本应不温不火慢慢培养的感情被程序化标准化地加工一… [详细]
-
2011-10-19 如何看待大学生逃课现象大学教授防学生逃课,自己头像做试题考是否认识。 [详细]
-
2011-10-17 大学课堂知识要精深还是要广博?近年来,通识教育在中国方兴未艾,相关领域的探索、举措层出不穷,显示出当今高等教育对侧重专门教育、忽略基本素养和广博视野的弊端开始进行深刻反思的趋向。 [详细]
-
2011-10-14 复旦试行“书院制”探索传统与现代如何对接探索恢复“书院文化” 随着复旦大学在2011年新学期宣布,将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在个别学院试点四年书院制。 [详细]
-
2011-10-11 教育应让受教育者经历最美好的生命体验“‘果’的教育没有灵性和创造性。 [详细]
-
2011-10-09 中国需要养成君子之大学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而其中最为严重者在于,缺乏养成“君子”之机构。 [详细]
-
2011-10-08 上海大学新尝试 望改“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文学创作被看作是一种天赋,而这种天赋是不能被学校培养的,大学中文系也形成了“不培养作家”的传统。 [详细]
-
2011-09-30 中国大学走向国际化是中国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需要尽管大学可以有各自不同的质态,但若将几种知名大学排行榜上的中国大学和其他国家的大学做一比较,今日的中国大学与其他各国的大学仍有本质上的不同。 [详细]
-
2011-09-28 人才培养:离诺奖很近 离大师式教育很远9月19日,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获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详细]
-
2011-09-26 大学应重视大学生“五商”的培养大学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而人才的本质特征在于创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