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实习是我校在教学改革上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重要举措,其中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其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近年来,我校艺术学院通过多举共建,四方联动,在协同育人方面为学生搭建起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建构起了学校教育、社会参与的多渠道的教育互动关系,逐步形成学校奠基教育和社会拓展教育方向相同、要求一致、力量相聚、协同影响的教育合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多举共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院着力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初步构建了一套可实施的学校与社会合力机制、协同育人机制,与中小学校、文艺团体签订了实践基地备忘录。一是共建校校联盟,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机制,定期选送一批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到中小学校实习,让学校理论教育走进学校实践教育。近三年来,组织应届毕业生50人次,每次不少于30日的定岗实践学习,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二是构建学校与文艺院团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成立校团合作工作领导小组,整合文艺团体阵地资源,邀请专家学者和文艺影响人物进校园,开展“点对点式”的实践教学服务。
与顺德德胜学校建立实习基地
学院为学生能在实际生产岗位上真切接受到实践导师手把手的教学,在生产、服务第一线接受企业管理,让学生能与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切身体验企业工作的规范要求、协作的价值,为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坚持理论武装和实践育人相结合,拓宽育人渠道,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育人方案。有计划地安排了多次以理论教学导师带学生团队的形式到企业中去参加实践生产活动,参与到企业的创新设计和技术改造中去,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方联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通过建立学校、企业、产业、区域的“四方联动”,构建起了多方协同的育人模式。如“四方联动”搭建出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实验室等相互支持、互动的创新实践平台。在实施应用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长效机制,强化专业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在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既扩大了参与学生的覆盖面,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依托合作企业优势,在教学中引入企业导师,指导学生的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四方联动的传、帮、带,创立了一批具有特色和行业优势的校级重点创新创业项目,启发了学生的创新、创意潜在能力,挖掘和培养出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施展的空间,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艺术设计创新工作室平台已与广东轻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新元素商贸有限公司、大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图动漫、广州大湾区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瑞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动机制,完成了南粤古驿道文创产品设计、英德红茶包装设计、连州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等多项校企合作设计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大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三维软件基础》的联合教学
营造环境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为促进同学们对创业的认识,加强宣传引导,学院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工作组,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息服务,及时收集国家、省市、行业政策和需求,近年来为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精准推送行业和市场动向等信息近千次,并实施了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孵化了一批创业典型案例。如,2016级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李锦鑫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毕业回到家乡成立了以乡村旅游为主营业务的农业公司,为乡村的发展增加了“新血液”;2016级舞蹈表演专业毕业生纪纳纬,利用四年大学所学舞蹈专业知识,毕业后赴深圳创立了维壹舞蹈艺术剧场,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认可。
2016级毕业生纪纳纬同学工作照片
此外,学院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大三、大四的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通过开展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宣传,让更多同学了解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义。同时,积极联系省内各类创业协会、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服务机构等,将同学们的创业项目推荐出去,并邀请专业人士为学院的创业项目提供指导、培训、推广、投融资等方面的深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