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专题报道
文章月排行
-
2014-05-12 “中国学”进课堂意味着什么近日,北大宣布将开始面向海内外招收“中国学”硕士,首批100名学生将在明年进入北大燕京学堂学习。 [详细]
-
2014-05-08 习近平北大行深意何在“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北大之行,通过精心的行程与主题安排,首先凸显的正是在价值重塑、社会重建上的决心。 [详细]
-
2014-05-06 “扣子论”引发热议 盘点习近平讲给大学生的那些话“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详细]
-
2014-05-05 治“低头族”还得为课堂教学下味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和你在一起,而你在低头看手机。 [详细]
-
2014-05-02 港校北上要发挥“鲇鱼效应”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只是嫁接式的合作办学,难以完全摆脱内地高校管理体制的束缚。 [详细]
-
2014-04-30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高考科目将减少 不分文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近日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高考改革将减少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将不分文科生、理科生,全部考生考的内容一样;同时,外语仍然是高考统一科目,… [详细]
-
2014-04-29 博导淘汰制回归育人本义博导的地位岿然不动,这既扭曲了博导的本义与实质,也有害于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学生学术的发展。 [详细]
-
2014-04-23 关闭手机,打开灵魂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大学校园,发现印象中“与书为伴”的大学生,很少再捧起一本好书,与自己的灵魂对对话。 [详细]
-
2014-04-22 “硕士粉”:文凭背书价值或大于实用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环球金融中心一个40平方米的门面里,24岁的湖南常德伢子、北京大学法学院即将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张天一开了一家常德津市牛肉粉店。 [详细]
-
2014-04-21 自主招生应回归“人尽其才”初衷今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已渐渐落下帷幕,然而,围绕自主招生的种种议论却未见停息,对自主招生选拔标准的质疑即是其一。 [详细]
-
2014-04-18 独立学院脱困要建现代大学制度独立学院要成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者,才能实现由姓“房”向姓“教”的实质性转变。 [详细]
-
2014-04-16 学生的朝气与教授的静气教授保持静气,才能涵养学气,滋生大气。 [详细]
-
2014-04-14 优良精神与现代制度成就一流大学现代大学的成长路径和模式尽管千差万别,但核心要素是一致的,就是无不拥有优良的大学精神和现代的大学制度。 [详细]
-
2014-04-10 捍卫PX真相勿止步于清华学子科普担当“PX词条保卫战”,是近年来大学生第一次在重大专业争议问题上毫不畏惧地站出来。 [详细]
-
2014-04-09 北大自主招生复试这一次考出了新意昨日,随着综合面试和体测结束,北京大学今年自主招生复试正式告一段落,预计将于4月中下旬通过北大招生网公布认定结果。 [详细]
-
2014-04-04 大学如何涵养学气与以往一样,李培根最后的离任演讲同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坦陈有许多“遗憾”,但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校园里“官气太重”。 [详细]
-
2014-04-03 大学岁月,我们这么过(二)一个课堂大学,改变我一生的地方俞敏洪 可以说,大学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是提升了我自己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后走向了世界的地方。 [详细]
-
2014-04-02 大学岁月,我们这么过(一)日前,本版以整版篇幅推出《大学课堂,患了什么病》,精彩的课堂渐行渐远,一些学生选择了“逃离”。 [详细]
-
2014-03-27 硕博论文抽检,治理学术造假的第一步近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我国将从上一学年度全国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中分别抽检10%和5%,结果将反馈学位授予单位,并在一定… [详细]
-
2014-03-26 大学“无限开放”偏离服务社会本意市民固然有欣赏樱花的自由,但武大也有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权利,关键还在于两者之间的平衡。 [详细]
-
2014-03-25 大学生回乡就业 仰仗多方“给力”37%的大学生希望留在大城市就业,38%的大学生选择如果找不到工作就返乡发展,仅25%的大学生有计划回乡发展。 [详细]
-
2014-03-20 让慕课的开放精神照进高等教育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慕课成为众多教育界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详细]
-
2014-03-19 人大代表:高校过剩专业应及时淘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次数高达29次,而今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又将迎来727万人之多,创历史新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