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大党〔2002〕30号 2002年12月3日颁发)
近年来,我校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在大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并将这项工作纳入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建立起了一支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结构日趋合理的学生党员队伍。随着我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在大学生中做好培养和发展优秀分子入党的工作,仍是我校党建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高校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加强在大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尤其是年龄和文化结构,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一项重要措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有利于为党的事业选拔、培养和储备人才,有利于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关系到高校能否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什么人,培养的人为谁服务,我们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局。实践证明,在大学生中拥有相当比例和数量的党员,对于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办好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学校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培养在国际纷繁复杂的环境中“靠得住,有本事”的国际通用型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
在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中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越来越多,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日益壮大。但从年级结构来看,则呈倒金字塔形,表现为高年级多,低年级少,有些班还是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是宣传发动的力度不够,导致低年级学生对党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各院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还需广泛发动,深挖潜力,不断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应当从新生入学时抓起。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启发入党意识教育的内容,组织学生党员与新生座谈,在介绍党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要用本院系学生党员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不断取得进步的典型事例来教育他们,引导他们主动靠拢党组织,形成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良好风气。对于品学兼优,上进心强但未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党组织要主动找他们谈话,要早教育,早选苗,早培养;对于已递交申请书的学生,则要经常鼓励他们积极创造条件入党。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作为党的得力助手的作用,要求团组织通过团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团课教育,提高团员对党的认识,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工作。
要从一年级开始,在各个年级中以班为单位建立党章学习小组或邓小平理论学习小组,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读书活动。通过各院系的理论学习小组以及学校党校,分批分期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基本路线,重点解决好端正入党动机的问题。对已经确定为发展对象的学生,要有专人负责,进行重点培养和考察。要发动和组织教师党员积极参与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入党的工作,安排他们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党组织要有意识地给发展对象压担子、交任务,使他们在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提高。同时要落实谈话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和培养联系人制度,经常找他们谈心,不仅要肯定成绩,而且要指出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努力方向。适时安排发展对象参加新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列席新党员的通表大会,参加优秀党员的表彰大会,让他们在组织上、思想上体验党内生活。这样,既可让入党积极分子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爱护,使其有了前进的动力,又能自觉地以优秀党员为榜样,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坚持党员标准,积极、主动、稳妥地发展党员
在发展党员方面,各级党组织必须始终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和省委教育工委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特点,我校确定“一年级着手培养、积极发展;二、三年级广泛培养,重点发展;四年级继续培养,不断发展”的原则,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严格履行入党手续,注意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并在发展学生入党前严格实行入党公示制度。在质量和数量的关系上,坚持以质量为先,凡是不符合党员条件的,绝不发展入党,以维护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反对关门主义,虽然对发展对象要严格要求,但又不应求全责备,而应该从本质上、主流上去考察他们,只要具备了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觉悟,能够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学习目的明确,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好表率,作风过硬,在学生当中有较高威信,就可以发展其入党。随着学生党员队伍的壮大,要把党支部建立在班上作为各院(系、部)党总支的工作目标,并注意选配部分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师党员或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到2005年,我校学生党员的比例要占学生总数的10%以上,其中毕业生党员的比例达到30%,研究生党员的比例达到30%以上,力争实现在三、四年级都能以班为单位建立党支部的目标。
四、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各级党组织必须加强以党的理想、信念、法制、道德和纪律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党性教育,充分发挥预备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要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国内外形势,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和科学体系,提高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腐朽思想的侵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预备党员的思想动态,积极探索与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舆论阵地,宣传先进人物事迹,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教育学生预备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努力实践党员标准,带头刻苦学习,用自身模范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预备党员每半年至少要向党组织汇报一次思想情况,各党支部每半年需对预备党员进行一次考察,并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预备期满符合转正条件的,应按期办理转正手续。对毕业时预备期未满的预备党员,党组织应将他们在校的表现,认真负责地介绍给所去工作单位的党组织。
五、加强在大学生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学校党委将制定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总体规划,学校组织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各二级教学单位党总支、学生党支部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个经常性的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并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做好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党委组织部每学期要进行一次检查或抽查,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有关情况,并将发展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党总支和党支部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