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演员向着台下优雅地鞠躬谢幕的那一瞬,整个剧场,掌声雷动,……此时此刻,我有一种热泪盈眶的冲动。这掌声不是响起在星海音乐厅里的交响乐会之后,也不是响起在云山会堂芭蕾舞演出之后,这经久不息的掌声是为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粤剧而响起,热烈而真诚。同样的场面,同样的热情,从去年的《花月影》到今年的《睿王与庄妃》,古老的丝弦,传统的韵味,在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最积极的肯定和欢迎。
似乎此时此刻,我们可以为传统文化的断代之忧暂时轻轻地松一口气了,但是,现实并不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急遽转型的社会时期,“潮流”、“时尚”、“前卫”等光鲜的词汇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无情的吞噬着传统文化这棵岌岌可危的古树。面对许多已经或者即将成为回忆的传统文化瑰宝,也许很多人扼腕叹息,但可能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尚且浑然不觉,甚至在所谓“时代进步”、“历史必然”的借口下妄加攻讦。传统文化,断代抑或涅磐,决定权很大程度上就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手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以兼容并包的胸怀来自觉感受传统文化,以认真严肃地责任感来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基于欣赏美、尊重美的审美素养,也是基于一种身为时代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传统文化,一旦在我们这里再次发生断层,再谈更多的人文精神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民族的根已不再,魂已不存。我个人无法苟同时下一些人认为传统文化消亡必然性的悲观论调。每个人都是社会文化的载体,相信只要还有能够认同传统文化的人在,它就有继续存在下去的理由。一直以来都将龙应台女士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一文中的那段论述视为知己良言:“……传统它绝对不是一个死的东西,死了的不是传统而是你自己的眼睛,传统永远是活的。只是看你自己当代的人有没有那个新鲜的眼睛跟活泼大胆的想像力,去重新发现它,找到它。……”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长久以来以及当下整个社会尤其是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为什么一旦谈到传统文化,“凡传统的则必反,凡民族的则必罪”的观点就在年轻一代中甚嚣尘上呢?“唐诗宋词吗?想起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来我就头疼!曲艺戏剧吗?那么沉闷老土的东西我可没兴趣!”当今大学校园里,相信这样的话不会陌生,甚至说这些话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究其原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我们缺乏一种科学而严谨的审美观。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对传统文化的偏见遮蔽了我们以一颗平常心来欣赏种种传统文化载体的视线。单独的评价传统文化时,我们失之客观;在与现代文化比较时,又失之公允。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一提起传统文化,就只是停留在封建黑暗、保守落后这样一个层面的认识上呢?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只能是个让前人叹息,让后人耻笑的无知回答。传统文化的魅力不在于几千年的时间价值,而在于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中积淀下来的那种文化韵味,艺术馨香,而这恰恰是眼下的快餐文化永远都不能与之等量齐观的根本所在。
但是,事实却讽刺的展示了这样一个让人无奈的现状:年轻的快餐文化以其类似于薇甘菊的蔓延速度在整个社会文化生存空间里疯狂滋长,而传统文化则不得不如陈年古树般在逼仄的一隅苟延残喘。转型期物化的社会价值取向为快餐文化提供了狂飙猛进的土壤,在此种社会风气下传统文化很快淡出了年轻一代的视线,因为,传统文化虽美,但是比不上快餐文化给受众带来宣泄压抑时的那种快感;传统文化虽雅,但是比不上快餐文化将“出位”、“另类”作为识别个人的符号的那种满足感。在一个相当一部分人将颓废、荒唐、自我、迷茫作为核心价值的环境中,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文化面临的断代危机,直接表现在受众面积的大幅缩减,更严重的问题是传承队伍的后备力量不足,而根本原因则在于传统文化本身在窘迫的环境中创新迟缓,无法源头活水。以传统戏曲为例,观众群体多集中在中老年群体,青少年只占很小比例;不但观众群体面临断层危险,戏曲队伍本身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文化市场竞争中连连败北,究其根源,在于缺乏有吸引力有震撼力的作品吸引观众留住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传统戏曲在创新方面乏善可陈则是其致命的硬伤。众所周知,传统戏曲的魅力固然在于有大批的经典曲目传唱不衰,但是,没有创新必然使得艺术视角过于狭隘,缺乏成长的生命力。也许长久以来有些人只习惯于在冷清的剧院里抱怨现代年轻人价值取向问题,而疏忽了换个思维来考虑一下传统文化门庭冷落的背后原因。文化消费的运作机制已经进入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化阶段,观众不单具有欣赏者的身份还兼有消费者的本质。观众是要靠争来的,而不是靠等能够等来的。如果没有这种主动的竞争意识,则难免陷于被淘汰被遗忘的命运。从这一角度来看,也不能把传统文化断代危机的责任全部都推到年轻人的头上。作为大学生,无论是在接受义务教育还是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并不是我们有意疏离了传统文化,很多时候当我们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时,却发现无处可寻。学校、社会给大学生提供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社会一味责怪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显然有失偏颇。
也有人在看待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时持怀疑态度。但是,去年《花月影》演绎到精彩之处,全场掌声如潮,经久不息;谢幕之时,全场起立,年轻人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向全体演员表示自己最真诚的敬意和谢意。《花月影》以其精致唯美的舞台效果、扣问生命的创作寓意赢得了到场大学生的高度欢迎和肯定。作为“大学生走进剧场”活动本身,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它搭建起了大学生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桥梁。今年广州粤剧团梅开二度,继04年成功举行首届“大学生走进剧场”粤剧演出季之后,再次将大型原创历史剧目《睿王与庄妃》搬上舞台。5月,岭南大学校园里飘起粤剧的馨香。之此,我想起与南国粤曲遥相呼应的苏浙昆曲。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了挽救昆曲日渐衰没的危机,有“昆曲义工”之称的当代作家白先勇先生多方奔走,将一部青春版的昆剧经典剧目《牡丹亭》呈上舞台进而走进高校,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粤剧、昆曲在在大学生中受到热烈的欢迎,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青年群体并非因受现代文化的包围而天然排斥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一旦找到与现代文化合适的结合点,必将萌蘖出新的枝芽。粤剧也好,昆曲也罢,摇曳生姿的传统戏曲给大学生带来的是古典艺术的熏陶和享受,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层关照。在这里,对于倪惠英女士和白先勇先生,我的敬意油然而生,他们在弘扬民族传统戏曲文化过程中所付出的百般努力,为传统戏曲文化在高校大学生中传播所付出的心血,值得我们这些精神受益者一生感念。但愿我们的热情不是一时,但愿我们能主动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传统文化的未来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社会、学校、大学生都有责任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鉴于当前传统文化的弱势现状,政府应该在文化投入方面给于一定的政策倾斜。高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绝对不可忽略古典文化的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一些类似于我校的涉外型大学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学贯中西”,言谈虽易,践行却难。作为大学生来说,应当培养出一种端正的审美态度,本着兼收并蓄的胸怀自觉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须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凤凰在烈火中涅磐,得以重生;传统文化只有在艰难困苦中秉持信念,不断创新才能走出低潮和断代危机,焕发新的生机。传统文化的的底蕴才让我们有底气站在东方高喊:“我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