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会有人问:“为什么家乡会写为四川?”
余秋雨先生曾在游览四川后问过一个问题:成都如何从深度走想宽度?是的,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省份,应该从它的深度走向宽度。
其实,作为一个地道的四川人,我们不得不感叹四川的包容。盆地,高山,平原,丘陵,这是对造物者的包容;川剧,变脸,圣诞 ,蹦迪,这是对文化的包容;盖碗茶,火锅,必胜客,KFC,这是对饮食的包容……这样一个包容着万物的地方,不正是它的宽度吗?也是有了这样的包容,才使这样一个“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天府之地走向世界。所以,我的家乡,是四川,只有这样一个词,这样一个地方,才能表现出蜀国的绚烂。
——————题记
一、 雾之国
机窗外是一片黑暗。
成都是有雾的,也许是我忘了,又或许是我怀着侥幸的心理吧,为了看这座城市的夜景,向换牌小姐要了一张靠窗的座位。果然,除了雾还是雾。但是,我知道,在雾的那一头,就是我日思夜盼的家。
北有大巴山,西靠横断山脉,东抵巫山,南接云贵高原,而横躺其中的,就是美丽的天俯之国。正是这样的地形,造就了四川的多雾。如果说夏天的我们还有阳光的滋润,那冬天的我们就只有雾气的笼罩。四川的冬天是很少有阳光的,通常是大雾弥漫。弥漫中的城市,多了一份伤感,弥漫中的大山,多了一份缭绕。正是因为雾的常见,四川人叫有雾为“下雾”。无论是晚上,早上,只有是外面有雾,我们就会自言自语“下雾了”。多雾,所以少紫外线,所以湿润,所以滋养。
四川人的好皮肤是远近闻名的,我想,这也和有雾的天气离不开吧。在川藏线上有个城市叫做雅安,那是一个雨城,一年三分之二的地方都是雨天。所以,雅女的美也是出了名的。
二、 文化之都
还记得李白在其《蜀道难》中的这样一句话“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吗?几千年前,蜀王蚕丛及鱼凫就在这一席之地创造了震惊后世的三星堆文化,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向世人诠释了青铜时代——商周文明。
李冰父子,用其毕生经历,忠心,热忱,智慧筑造了至今仍造福川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这一工程的实现,拯救了蜀人,也哺育着蜀人,四川天府之国的称号,也是得利于这一工程。在那奔腾的岷江里流淌的,不仅仅是滚滚江水,也是几代人的心血。
武侯祠里,记录着三国的文化;杜甫草塘,追寻着诗圣杜甫的足迹;卢定桥上,刻录着红军的血与泪……
四川的文化底蕴,深似海。川人创造了蜀国灿烂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也赋予了川人特有的气质。
三、 食之美
我是一个幸运儿,因为我听过一句话“吃在广州,味在四川”。来到广州之后,我迷恋上了广州的美味小食,但是,也许因为是乡味吧,任何东西也替代不了川菜。
——辣。作为川菜,自然少不了辣味。四川素来有“红色四川”之称,红,有红军之意,也有辣椒之意思。四川人爱吃辣,离不了辣。一盘小红椒炒牛肉,美味的不仅是那牛肉,还有那越吃越辣,越辣越相吃的小红椒。吃得你满脸通红,汗流浃背。
——麻。去过四川的同学常常说,川菜与两湖之菜不同就在于还有麻。是的,麻婆豆腐,麻辣烫。似乎四川人眼中,麻和辣永远是一家。有麻就有辣,有辣就有麻。其中以九寨的花椒最香。我最爱做的事就是将那小小的花椒,一把一把,放进微波炉里稍加烤一烤,再用小铁杵将其碾碎,那脆响的声音,混着花椒的麻香,就是一种享受。
——火锅。说起四川,肯定少不了火锅。而我要说的是如何去享受那真正的火锅之味。大热天,街道边,裸背男人,围坐一锅,锅上是热气腾腾,桌边也是热火朝天——猜拳,龙门阵,啤酒,二锅头——这才是真正的火锅之美——与之同辣,与之同热。
四、 山水之美
“九寨归来不看水”,四川的水之美,自然首数有人间天堂之称的九寨沟。五彩瑶池,长海,水帘瀑布,枫叶,林海雪原……传说王母娘娘有一个瓶子,被称为瑶,如此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似乎就是那被打翻的瑶,撒落人间,散落在美丽的川北。
而镶嵌在川北的,不仅仅有上天的赐予,更有大地的造化——蜀山之王——贡嘎山。7556米,不及珠峰的雄伟,却成为了世上唯一没有被人类征服的山峰。当阳光普照,那明朗的雪峰发出金灿灿的光芒,金山,是壮丽,是美丽,也是华丽。而横躺其脚下的就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海螺沟冰川。3400米的冰川,是一亿六千万年的积淀,也形成了美丽的冰瀑。正如贡嘎的藏语意思一样,那是美丽的,神圣的,洁白的。让人踏于其上,不得不感叹,造物者的伟大。
峨眉天下秀,虽然她没有蜀山之凤(位于凉山自治州的四姑娘山)之称,但一个“秀”字,却将其动人之处尽现。秀丽,是漫山的绿叶,是山涧的泉水,是天边的云雾……正是有了这样的宁静,那峨眉的佛教才能致远。
乐山大佛,青城山,康定草原……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水交相辉映,这就是四川,四川的灵动.
五、人之美
雾之美,造就了蜀女之水灵;
食之美,造就了蜀人之火辣性格;
文化之美,造就了天府之地灵人杰;
山水之美,造就了蜀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川,成就了蜀人;蜀人,丰富了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