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我为广外科学发展献策”征文 > 正文

【征文】广外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略

文字:阿琰2008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03-25 点击数: 分享至:

 

西方哲学家罗素曾经颇有感触地说:“中国一直是重视教育的。”是的,传统的中国一直很关注一个人的道德伦理观念的教育,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孔子时代的因材施教到汉代设立太学与国子监,从举荐孝廉制到科举取士,“天下英才尽入我彀”。甚至有时候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在教育上采取违背人性的政策,以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比如秦的焚书坑儒,明的八股取士,清的文字狱等等。不管怎么说,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近代,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思想界教育界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和革命运动,力图摆脱旧思想的束缚,引进吸收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兼容并包,破旧革新,启蒙中国民众,从文化上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为此,中国也出现了一大批有强烈爱国心的学者,一大批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青年,还有一大批适应现实需求的新式学校。他们为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革事业提供了大批人才,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时至今日,来到以“明德尚行,学贯中西”为校训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既感受到了西方文化带给我们的文明民主气息,也更多的领略到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和民族性格形成的散发着古香的中华文化。中与西,东方与西方,两种文明,两种思维方式,两种文化性格在此相遇。他们沿着自己的轨道蓬勃向前,当然不可避免地碰撞着文化的火花。广外作为一所涉外型综合性大学,更是直接受到中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要想在大学之林跻身名流,必须以学生为本,走有广外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从广外的实际出发,找到两种文化的契合点,进行有效的沟通交融,形成自己真正的“学贯中西”的教育风格来。广外也一直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并在探索中不停地改进。然而,广外在教育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以对外汉语专业为例,简要说明如下。

在师资方面,中文学院很荣幸地拥有一大批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见解独特,教学风格灵活各异的教授副教授们,他们讲课认真负责,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并总是布置一些需要独立钻研开拓创新的作业,以真正地培养学生思考学习的能力。比如,语言学老师会要求我们收集不同地方的方言发音情况,并借助专门的工具裁剪,分析,写实验报告等等。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可能因为是一门新兴学科吧,教授对外汉语教学法,教学史等学科基本理论的专业性且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则太少了,不能有效地与学生交流,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另外,每个学生都会选一些选修课,本来兴高采烈的去上课,有些老师却把教课当成一种负担,大谈无奈来浪费时间等等;有的则像没有备好课,只是照着幻灯片念,这样的老师谁会喜欢呢。这在客观上也对学生的求知热情伤害极大,逃课现象时有发生。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大力引进真正可以教书育人的高学历人才,为广外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实行选修课教师问责制,若某门课程平时出勤率低于50%,学生满意程度低于一定指标,则取消该门课程。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从整体着眼,加强学科间沟通。例如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太少,比其他学校该专业的课程要少;北校图书馆对外汉语教学参考书籍陈旧,需要的资料往往找不到;各门课程有冲突,互相之间不沟通等等。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各门课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有重复提到的地方,但肯定有自己的重点吧,但实际上各老师往往集中讲的都是同一首诗,同一篇文章,同一时期的同样简约的学术思想,这就造成了教学资源和师生精力的重复性浪费。有时候老师会说,噢,讲过了呀,没事,我肯定讲的跟他不一样。往往,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所以,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导读》这门课程开设并且学生得知会精讲《周易》的时候,都异常兴奋,终于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真正的国学经典,而不是由每位老师概括一遍,得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谓任何翻译性的语言再精确也不可能完全表达出原著者的思想,只有带着一颗前程客观冷静的心去读,可可以叫做真正的学习。这样具有传统色彩的课程应该多设也一些,最好从大一开起,一定会很受学生欢迎的。不要让青年学生旺盛的精力与求知欲无处发泄而觉得没学到什么,大学跟高中的语文都一样。另外,“对外”的特色在哪里呢?公共英语,不能跟英文专业的专业课程及效果相比,对外教学又仅仅流于理论。一个似乎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只能靠理论来支撑,不是悬在空中吗?我们必须加强与留学生不的交流合作,而绝不停留在形式上的联谊或联欢上,对外汉语的学科要求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加大与留中学生专家的面对面交流,才是真正的学科特色。

在思想教育方面,广外的校训是“学贯中西”,那就必须处理好对中西文化的态度问题。传统并不意味着封建迂腐,西化不意味着绝对的科学民主。传统不要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博物馆,科学也不要是物质享受和个人主义泛滥的幌子。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区别,不要民族虚无主义,也不夜郎自大,以自我为中心。一方面,要多学习研究外来文化,了解外国的传统,历史与价值观念的进化。另一方面,多揣摩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同事进行中西文化比较并据此总结出同外国人打交道的艺术,作为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达到的程度是有文明的生活,清晰的思维,充满活力的清新气息。另外,我们还必须加强时事关心程度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国际现状,为传播中华文化打好跨文化交流的思想基础。更应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在处理外来突发事件,待人接物方面的素质和修养。我想,这不仅是一个特殊专业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涉外型综合性大学在发展中应该关注的问题。最后,衷心希望广外能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有中西特色的发展道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