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17日下午,由科研处主办、中文学院承办的学术沙龙“当代思想史框架中的鲁迅研究与左翼研究”在三教422举行。此次沙龙是2010年“科技活动月—学术沙龙”的组成部分,由张宁教授主讲,伍方斐、肖四新、刘小平、刘海玲、申霞艳、何光顺等老师以及文艺学、比较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出席,并围绕沙龙主题及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沙龙由中文学院副院长刘小平主持,科研处项目科科长孙波莅临指导并致辞。
孙波致辞
张宁教授的报告共分五个部分:①何谓“当代思想史”?②两个“鲁迅”;③被贬抑的“左翼”?④问题出在哪里?⑤新的研究的可能性。他介绍和分析了当代诸种思潮的不同取向和冲突及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描述了似已成型(虽仍在流动着)的历史和精神结构,指出无论是鲁迅研究还是左翼研究,都受制于、也得益于这种历史和精神结构。
张教授介绍了80、90年代在“启蒙论”和“左翼论”视野下不同的鲁迅影像,分析了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的悖论性格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局限,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如何出现了那么大的差距,30年代左翼文学如何被冷落和贬抑。他认为新的研究可能性,来自方法论自觉和历史通向今天的时代切身感,具体来说就是,以历史感“逼入”历史,而非以历史观裁剪历史;持有分层意识,而非本质主义态度。
主讲人张宁
鲁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也是争议最为激烈的人物,与会者就鲁迅研究与左翼研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韩雪同学提出了国民性的根源问题,在讨论未果而转向其他问题后,李宁博同学又通过国民性问题的反面再次切入这个话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何光顺副教授认为,春秋战国时曾经存在过一个爱与诚的状态,但也有老师对此持有异议。
学界对于鲁迅向左转的政治选择存在争议,李宁波同学认为不应该更多地把鲁迅归结为某一个党派,某一种政治,而是从深层次上看到鲁迅始终关注的是对人的拯救。张宁教授则强调,鲁迅的政治是一种“非政治的政治”。刘小平教授则指出,鲁迅一直都是有政治意识的,这体现在他一开始发表小说《狂人日记》就劝转人们不要再吃人和发出“救救孩子”的声音,因此鲁迅由早期接受进化论发展到后来接受马克思主义,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热烈讨论
伍方斐教授分析了《狂人日记》的叙事,以及依赖理性主义来控制非理性主义和无意识的限度。鲁迅本身是个医者,他应该知道神经症是没有办法通过自我思考来治愈的,因此鲁迅预设了启蒙者最终将回归这个混乱的秩序本身。
肖四新教授认为鲁迅研究把鲁迅搞得太复杂了,还不如概括为一个,即现代性鲁迅。因为鲁迅一直致力于让大家不要再做奴隶,而是做公民,而公民正是一种现代性的表现,就像文革也是一种现代性在中国的特殊形态,因为中国此前谁也不知道现代性是什么。
提出问题可能比给出答案更能令人印象深刻。刘海玲副教授提出:鲁迅的后十年,即向左转的十年,的确更多地是在行动,但是否也是另一种逃避?对他一直反抗着的绝望的逃避?申霞艳副编审提出的问题是:一个总是充满了激烈情绪的鲁迅何以成为20世纪的中国文化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