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科技活动月专题 > 正文

【科研人物访谈】余杨:学术研究,应适性而为

文字:记者 苏琳娜 邓晓丹 姚玲玲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6-16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余杨是西语学院德语系的一名副教授。采访之前,记者想当然地预期着与一位老教师的交谈,但事实显然有些出乎意料。

  这位年轻的教授美丽而不张扬;但内敛的性格中又散发着一种朴素而宁静的张力——率性而热忱。

  置身德国战后文学的探索,她严谨执着。学术之路漫漫而修远,她上下求索。她强调中国人研究外国文学时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身份;她坚持作品研究与翻译的重要性不分伯仲。

余杨正在翻译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塔·米勒的作品《呼吸秋千》

选择学术 兴趣使然

  余杨的主攻方向是德国战后文学,研究德国的作家们从不同视角对现代战争与生存状况的反思,并尤其对君特·格拉斯及科本等几位战后文学作家的著作有较为深入的探索。“这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部分。通过了解一个作家及其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更深入地探讨文学与历史互动关系的渊源。”当问及为什么会选择战后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时,她这样答道。此外,她还广泛涉猎了德国哲学,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等相关作品,以发掘更多的思维角度。

  余杨还告诉记者,她在德国留学时就读的蒂宾根大学在研究神学、历史学以及哲学都有着深厚的积淀,而也正是接触其他相关领域的经历使她对德国的文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周围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她开始了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研究。“国外的那种严谨的学术氛围使我比较容易静下心来。”

  德国是个哲学大国,因此德国的文学中哲学味道也很重,比较晦涩难懂。余杨对记者讲到,她最开始读德国哲学时每次只能看三页到五页,而其中还会有很多不明白的问题。这是一个枯燥并漫长的过程,但只要能够坚持下来,许多问题也就渐渐明晰起来了。长时间的研究与大量知识的积累为余杨的科研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整个过程虽然辛苦,但是兴趣使她一步步坚定地走了过来,并从中感受到了学术的美与乐趣。

大学教育 适性而为  

  谈到国内外学术氛围差异时,余杨讲到如今中国的学术机制还不够完善,而且科研量化、政策化、功利化,学者们工作量大,既要授课又要兼顾发表论文,工作时间缩减,科研常常成了一项硬性任务。相比之下,德国的教授要自由一些。他们有秘书打理杂事和处理资料,还有享受学术带薪假的权利,因此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不过余杨也指出近年来广外也越来越重视科研,学术活动越来越多,并邀请了许多业内重量级人物来开讲座等,学术气氛日益浓郁。

  对于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务实,甚至功利的现象,余杨倒认为是一种常态。在她看来,现在的大学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通识教育,而学术研究应该少而精,这便注定了只有一小部分学生愿意并且能够致力于科研。大学教育还是应该适性而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人兴趣与职业取向,本来就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学生走不走学术之路,教师都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独立之精神;并积极鼓励引导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同学不断深入。

路其修远 上下求索

  作为一个德语文学研究者,余杨已独立主持过多个项目的开展,并出版了一本研究君特·格拉斯文学的专著以及数篇论文,研究成果丰硕。但是她依然在不断的完善着自己。目前,余杨正在翻译2009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塔·米勒的作品《呼吸秋千》。她对记者说:“在翻译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的中文水平是远远不够的。以前我一直都不敢碰翻译这一块,感觉它太神圣,现在想做一个初步的尝试。”在交谈过程中,余杨也提到目前中国在翻译这块的人才其实比较短缺,尤其是一些专业文献的翻译质量并不理想。每年德国都有不少好作品涌现,她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才加入翻译的行业来,使中国国民的思想能够更加开阔,也更加有助于国内学术的发展。

  她也希望广外正在或有志于研究外国文学的同学要重视翻译,肯下功夫。她认为翻译是科研的基础,有了优秀的译作,学者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而且,一本好的译作,往往比起一篇论文更能引发人们的思索,引发国人更多的思考。此外,余杨还特别提醒学生要清楚自己的文化身份,多了解中国文化,即便是研究外国文化也不能忘记了自己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