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特别策划 > 正文

特别策划:“传播孔子思想 担当文化大使”系列访谈之四

文字:刘岱璇 戴春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10-08 点击数: 分享至:

 

 系列访谈之四

《刘金举:我和我的“中国礼物”》


  编者按 一边是位于亚热带的羊城,一边是北温带的北海道;大洋的彼岸已是春暖花开,而大洋的此岸依然还是白雪皑皑。2011年3月,在日本福岛地震发生后不久,刘金举作为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的新中方院长初涉北海道。当这位院长踏上北海道的土地,心中关于传播语言与文化的愿景也开始生根发芽。作为孔子学院的中方院长,他给这个地方带来了一份什么样的中国礼物?

    本系列访谈由党委宣传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共同策划。

给工作一点“兢业奉献

  与前任中方院长相比,刘金举的履新之路出现了不确定的情况——札幌大学孔子学院的招生工作出现困难。往年的3月份是札幌大学孔子学院的招生旺季,然而,社会民众受到福岛地震的影响,一些准备报名的学员采取观望的态度,迟迟没有报名。截至3月25日,报名人数仅为往年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为扩大影响,由日方院长张伟雄教授掌舵,初来乍到的刘金举积极配合其他同事,利用多年来所打下的良好基础,根据中国文化和孔子学院本身的特色,利用召开招生咨询和说明会、举办“汉办入门体验课”等形式进行多方宣传。这些努力终有成效,截至4月18日,报名人数高达323人。凭借这一来之不易的数据,札幌大学孔子学院受到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的表扬。这个成绩也映射出中国文化和孔子学院在当地的影响力。借助这一良好开局,刘金举也把打响孔子学院知名度、传播文化的目标慢慢渗透到他之后的工作中。


刘金举在札幌大学孔子学院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的需求急剧增长。国家孔子学院总部对孔院的定位,让他深深认识到“孔子学院是我们国家所推广的海外汉语教育事业,同时也是通过教授学习汉语架起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沟通并加深相互理解的桥梁,是一个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这为他的工作奠定了“兢业奉献”的基调。这种态度,是为人师,或是为文化传播者,都应该做到的。

  孔子学院的教学工作,语言难度比较低,但是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利用很短的时间,让一般的市民掌握利用简单汉语交流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对于刘金举来说,由于之前是给大学生讲课,是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人才、研究人才,而现在孔子学院学员的学习需求、能力等则完全不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他面临的一个大的挑战。这个挑战可以说是孔子学院给他的,然而,挑战后的成果却是他漂洋过海带给孔子学院的成绩。

给文化传播一点“海纳百川”

  “孔子学院的宗旨是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贡献力量。”这就是孔子学院的办学理念,而刘金举也在北海道实践着这一理念,以“融合”的方式海纳百川,吸引和教授着各种各样的北海道的人们了解中国文化,体会和谐。


刘金举为学员颁奖

  由于要面向大中小学、社区和企业,教授汉语,推介中华文化,因此孔子学院需要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而在日本,孔子学院的学员,尽管其中有部分大学生,但绝大部分是社会上对中国有好感,或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孔子学院的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大家在一起交流,相互之间可以产生很大的启迪作用。”各行各业的人,在这个倡导“和”的孔子学院里,学习、交流,协调、融合。

  他认为,如何提高效率,形成孔院的特色,并在做好语言教学的基础上,真正将之建设成为辐射该地区、传播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孔子学院工作者目前应该考虑的首要问题。

给相处一点“求同存异

  两个不同国度的人,总是有很多难以相互理解的或小或大的分歧。“北海道地区是一个移民地区,很多人是明治维新之后从本州地区迁移而来的,因此在对待外来文化方面相对比较开放,容易接受。”这是刘金举对于北海道人们学习中国文化的评价。但由于种种原因,北海道的民众对中国实际情况和文化的了解自然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他认为,这些认识和了解的偏差是无法在交流中避免的。“我觉得,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如果大家以诚相待,相互理解,能够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那么就不存在什么交流障碍,也不存在交友障碍。”

  札幌大学孔子学院的开设,成为中日两国人民真诚交流和彼此了解的平台,“求同存异”在这里开花结果了。刘金举认为,中日两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大陆文化圈,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为在日本推广汉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之前札幌大学孔子学院学员中年长者居多,但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进来,就是这种变化的明证。“其实日本也有很多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他们基本上能够跟踪中国的发展和动态。”同时,他表示,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尽管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但日本文化是独具特色的独立文化,我们切不可因此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刘金举所带来的“求同”与“存异”兼顾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彻底的实现。“在这里,很多学员是我的朋友。除了以诚相待,认真教好课,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同之外,更重要的是我经常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状,让他们对中国充满好感。”

  除了跟日本学员相处中的“求同存异”之外,在日常工作中刘金举也同样面临着需要跟合作者协商和因地制宜的问题。由于国情、法律制度等的不同,孔子学院总部的一些规定或政策,有时候无法全面落实,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在合作双方充分交流协商的基础上做出合适的决策,有时候甚至不得不忍痛割爱,以求取得最大成效。

给理想一点“锲而不舍”

  传播中国文化,是国人的理想,也是刘金举作为师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刘金举说:“在孔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从大的层面来讲,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推进我国对外交流事业的发展以及支持学校的对外事业而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就小我而言,就是人容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总是在国内,无法跳出自己的小圈子,从局外人的角度审视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就无法突破创新。我现在很想通过这次机会,借助中日对比,拓宽视野,加深对中国文学、文化的认识。这也算是一种野心吧!”

  孔子学院的学员,大部分是“社会人”,他们或者出于工作需要,或者出于兴趣爱好,或者出于自己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坚信而选择了汉语学习。“我觉得,从某种意义而言,慢慢跨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应该多向日本学习,让所有国民在进入老年之后,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终身学习,终身修养。”刘金举说,这是他从事孔子学院工作以来比较大的一种感触。在北海道的广阔土地上,欣赏这个国度里活到老学到老的风气,担任着这份授人知识与文化的神圣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刘金举也就顺其自然地思考着,大洋彼岸自己祖国育人事业的发展。教书育人的思索,从来都是不分国度的。

 

附:刘金举 简介

  刘金举,博士,教授。1992年6月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东语系日语专业,获文学学士。1992.07-1996.06,广东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日本部营业主任,1996.06至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语学院日语系教师。期间:

  1996年6月调回学校工作,于同年通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本语专业近现代文学硕士课程入学考试,于2000年6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97年评为讲师。在完成学业之后,于2001年4月~2002年3月赴日,任日本国神户女学院客座研究员。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期间,主要学习和研究室生犀星的小说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并尝试借助精神分析以及心理学相关理论,进行作品和作家分析。在日本进修期间,主要就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作了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2003.09-进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师从我国著名的中日比较文学、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孟庆枢教授,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目前尚在学习阶段。在学期间,主要学习日本文学批评理论、中日比较文学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