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过一个形式和内涵丰厚的教师节

文字:中国教育报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9-10 点击数: 分享至:

    教师节庆祝活动不应仅仅立足于表彰一些先进典型,而应立足于促进大多数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给更多的普通教师注入成长的激情,从而造就更多的新型教师和魅力教师。

  第28个教师节如约而来,各地的庆祝活动也将接踵而至。这些或由学校、教育局甚至政府出面举办的活动,体现出党和政府对教师的深切关怀。教师节无疑是全体教师体味做教育之美好的幸福时刻,但是,笔者认为在如何过节上不少地方正步入一种误区:有的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但缺乏实际内容;有的比较机械呆板,缺乏新意与吸引力。由于和最广大教师互动不足,和当地教育发展的主题契合不够,不少教师节活动最终缺乏共鸣,社会影响最终也不大。

  教育局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上接政府,下联学校,起着十分重要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在欢度节日的同时,如何让教师节相关活动更富有新意呢?笔者认为,教育局要带头创新。

  固化的过节方式的确很难实现真正的广泛参与。例如,某县一直以来都是以开表彰大会、发放证书的形式过节。似乎是自身也感觉形式太呆板,近几年,表彰大会也取消了,教师节一过,通知各校领回证书完事。当地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教师节期间,县领导和教育局负责人都要分几组到学校慰问,与教师座谈,或是到贫困教师家中走访。某位校长曾说,座谈会上只敢说成绩不敢谈问题。因为有一名全国优秀教师因在座谈会上“实话实说”,冒犯了领导,结果该校校长和老师遭到了训斥,慰问活动不欢而散。

  单纯来看,教师节是教育工作者的节日,是一个行业性的节日,但从其意义上而言,这个节日是带有全民性质的一个庆祝活动。温家宝总理曾说,强国必先强教,而强教必先强师,可见,教师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在庆祝教师节的力度和方式上,足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程度。因此,在如何过好教师节上,要深化内涵,创新形式,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享受节日,进而增添发展动力。

  第一,教师节庆祝活动主题要常变常新、与时俱进。活动主题是引领活动高效开展的灵魂。在教师节走过的27个年头里,经历了从无主题到有主题的历程。教师节庆祝活动全国统一主题,可以很快营造热烈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提升教师节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当然,作为地方,完全可以立足本地实际,与时俱进,坚持每年结合本地教育、教师实际变换主题,弘扬为师的光荣感应是恒久的主题,而因教育发展阶段不同而注入新内涵则应是创新过节的关键所在。

  第二,教师节庆祝活动要立足教师专业成长,成就新型教师。现在看各地教师节庆祝活动,不少都是着眼于的师德、教学成绩,或是照顾偏远山区、贫困地区的优秀教师等。当然,这些举动无可厚非,但教师节庆祝活动不应仅仅立足于表彰一些先进典型,而应立足于促进大多数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给更多的普通教师注入成长的激情,从而造就更多的新型教师和魅力教师。如果我们的节庆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教师的幸福,回归情趣、趋向专业,教师节才可能更富魅力。

  从2009年开始,河南省在全省教师中实施最具成长力教师培养工程,并将这些教师的先进事迹、教学故事、成长历程等汇编成书,赠送到教师手中,对教师走向卓越起到了有力的助推作用。此做法区别于传统的庆祝方式,在一定范围内起到了较好的引领作用。

   第三、要形成对教师节庆祝活动的系统性规划。怎样让我们的庆祝活动常有新意?笔者认为,可根据本地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行动,确定本地未来几年的过节主线并精心设计。每年凸显一个主题,几年内的主题环环相扣,有了这种相对长远的规划,过节的方式和内容才有可能策划得更精准,同时也能更好地呼应本地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加强策划、主动规划,才有可能在如何过好教师节上、在新学年伊始更好地激励教师发展进步上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过一个富于创新的教师节、贴近教师心灵的教师节,合乎本地教育发展主题的教师节,无疑是一个需要用心思考的命题,这无疑将考验教育局的创意能力和行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