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大都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学生:没有统一的态度;名师:好好地谈恋爱
大学生的爱情应是真诚的、认真的、纯洁的、本色的。
如果你觉得他很帅,想去和他谈恋爱,请三思;
如果你觉得她很美,想去和她谈恋爱,请三思;
如果你觉得很孤单,想去找一个人谈恋爱,请三思;
如果你只是因为听了朋友的几句言语,就去和某个人谈恋爱,请放弃。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初到武汉大学即感叹:“这么美的地方,不谈恋爱太可惜了!”放眼校园,翠木掩映的情人坡,情侣们相依相偎……与此同时,自习室、图书馆里,也不乏大批孤独求学的“圣斗士”,恋爱似乎与他们绝缘。
步入大学的殿堂,面对恋爱这枚日益成熟的青果,大学生们将如何抉择?家长们又持何种态度?就此问题,武汉大学调查了120名同学(男女各60名),结果显示——
强烈要求孩子尽快找对象的父母很稀少。1.7%的男生家长催促儿子赶紧找女友,“不然好女孩都被人挑光了”;2.5%的女生被妈妈施加恋爱压力,甚至有位18岁大一女生寒假期间被“押”去相亲。
心急的父母毕竟是少数。15.8%的男生家长和5.8%的女生家长虽然心里支持,嘴上却很淡定,相信孩子能遇到有缘人,更相信“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比例高达33.5%的家长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认为谈恋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顺其自然。
并非所有家长都支持或无所谓,还有8.3%的男生家长和12.5%的女生家长就明确告诫孩子,“好好学习,不许恋爱”;17.5%的家长从不和孩子谈相关话题,孩子也不好意思主动询问;而占3.3%比重的双方持不同意见的父母中,惊人一致的是爸爸反对,妈妈支持或中立。
这是为什么呢?当追寻个中原因时,大家纷纷吐露心声——
winnie(大二女生):父母不太赞同,认为会耽误学习,而且双方以后不一定会在一起。最好毕业回家乡,找个本地人成家。我自己还在犹豫观望,不对未来抱很大希望,但希望不错过自己喜欢的人。
竹林风(大二男生):父母不同意,他们常说,“现在太小,懂什么是爱情吗?”我妈让我不要单相思,说什么天涯何处无芳草。但是我觉得要是遇见合适的就谈呗!
楠瑾(大三女生):我爸不许我谈恋爱,怕我被人骗了;我妈悄悄跟我说,趁年轻,赶快谈一个,就当是练手。我觉得他俩的态度都有问题。
达文西(大三男生):父母默许,不耽误学习就行。他们认为恋爱是人生必备经历,以我自己的意见为主,但也不能像玩游戏一样,不负责。
素梅(大四女生):爸妈主张顺其自然,尊重我的意见和想法。他们的态度是:大学还是应以学业为主,如果遇到合适的人可以恋爱。他们支持我健康恋爱,并会给我一些建议,相信我能处理好恋爱和其他事情。
约翰尼(大四男生):我妈支持,她认为如果男生不会追女生很丢人,她认为我很丢人;我爸不支持,他认为男生应以事业为重。
通过上面的个案采访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开放度增加,父母对子女谈恋爱的态度越来越开明。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家长对孩子谈恋爱持“反对”或“不太赞成”的态度,普遍认为学业第一,应等心智成熟后再说;而高年级学生家长中,女生家长会从前两年的“反对”转为“急切”,担心女儿成“剩女”,男生家长则比较淡定。
武汉大学教《社交礼仪》课的李荣建老师认为,大学应珍惜美好时光,以学业为主,碰到心怡对象可以交往,不过交往应以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为前提。
武汉大学军事研究室陆保生老师认为:“追求爱情就是追求美,追求一种更美好的生活,所以大学生要学会珍惜爱情。但谈恋爱一定不要影响他人和自己的生活和学业,比如不能带女友去宿舍留宿,在公共场合不要有过分亲密的举止等。”
对于大学生恋爱一事,社会公众人物的看法如何?著名企业家李开复认为,只要在不违反校规,不耽误过多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大学时代谈恋爱很好。他着重提醒大学生,恋爱不要盲目地跟风,认为别人都有了女朋友或者男朋友,自己也一定要找一个,以这样为初衷的恋情往往没有好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现在的学生缺少“群体核心”意识,不懂得分享,人际关系差,即使是谈恋爱,也会频频出状况。仁爱的“仁”,即是“二人成仁”,最简单的关系是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她说,好好谈恋爱,就是要在恋爱中好好学习人际交往,“我鼓励学生们谈恋爱,好好地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