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大学生最想要的是个性,最不想要的是群体。”这话听起来似乎挺能反映现实。很多大学生可能还会拍掌叫好,真是说到他们心坎上去了,可我们就真的“个性”起来了吗?且先看一个很多人都深有体会的例子。
课室是用来学习的场所,本生活于之中的每个人都要自觉保护其干净整洁,同学们也是这样做的,可有一天一位同学因时间紧,带了早餐来吃,并且忘了扔掉垃圾袋。其他同学看见了,虽然觉得不妥,但无人声张。这个同学可能觉得这样挺方便的,于是以后一直“坚持”。其他同学见了,也相继模仿。反正没人说,也图个方便,没什么不好的。于是课室里的垃圾袋就越来越多,而且垃圾品种也日渐丰富起来。
不乱扔垃圾,这是我们上幼儿园就知道的道理,可是当旁边的人都扔时,长期形成的习惯一下就土崩瓦解。也许丢垃圾的其中还有自小就有洁僻的人。可结果呢?结果是可悲的,然而更可悲的是当一个人第一次扔垃圾时可能还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可是久而久之,居然习以为常了,丧失另外道德的判断标准。这就是“从众心理的”的魔力,只需要时间,就可以泯灭掉你善良的“个性”。
从众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同时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思维上的从众定式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心理。许多时候,大家在明知一件事情是不对,是违背道德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当时只能看到得益而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从众定式就会使人们产生非理性思维,淡化道德意识,失去了自身的判断力。
看看从众心理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啊,让我们失去道德判断,让我们做了在我们原有的意识中觉得可耻的事情,让我们失去独立判断的能力,就像河流中的一片枯萎的落叶,随波逐流,再也不能“浪遏飞舟”。
当然,以上所举的事例也许还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借了银行的钱不及时还贷、考试作弊、简历注水等一些有损于大学生形象的不诚信行为,在一些大学生身上逐步显现。主要原因是什么?近日,东华大学的一份有关诚信的调查报告显示,逾半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诚信的丧失是从众心理所致。没有冷静的头脑辨别是非,随大流走。
从众心理的影响已经由生活中的小事到了能决定一个人人格,成功与否的地步。如果不能及时意识到,并排除其影响,找回自己的“个性”,长此以往,它会成为一种思维定势,让你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个性”何在,“自身”何存?
随着高新科技进入生产,生活,信息传播领域,社会的日益复杂,不再是“夜不避户”景象,选择也不在单一,有的确良穿,就决不会有灯心绒穿。在纷纭复杂的社会,价值观层次多样,对与错的界限模糊,表面的机遇也许就是背后的陷阱。一个被“从众心理”主导的人,如何辨别是非,如何保持“个性”,看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江南时报》2003年12月9日、10日连续报道了无锡市50多位路人哄抢4.8万元落地现钞一事:48岁的强先生遭遇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受伤的强先生放在轻骑摩托车车箱内的4.8万元现款,因车子破损而全部散落在地。光天化日之下,50多名过路群众将钱抢劫一空后逃之夭夭。
我们在痛斥一些人素质低下、道德滑坡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为什么那么多本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某些特殊场合却做出明显有违公德的事?我们看到,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即兴演出中,每个参与者都迅速感性地跳到自己的位置上,从众心理成了人性恶的“帮凶”。对于很多集体犯罪,从众心理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渴求外表上的个性我们先不说是不是有意义,但可以明确一点的是要追求的是心灵的“个性”,不从众,保持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冷静思考。用自己的眼睛来看世界,用自己的心来感受真理,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