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有出版社将人们十分熟悉和喜欢的英雄刘胡兰和雷锋打扮成洋娃娃式的新形象——书中的卡通插图将小英雄已经完全改头换面,15岁就牺牲在敌人铡刀下的刘胡兰活脱脱被画成了一头金发的漂亮洋娃娃……而出版社负责人对此则声称:“这是一本少儿拼音读物,主要针对学龄前儿童和一二年级学生,目的是希望吸引他们能够接受。其实,对孩子的教育不要模式化……我们没有丑化刘胡兰,只是换了种表现形式。”
把英雄形象卡通化,用一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进行雷锋精神教育,似乎很有新意。但是,当我们把雷锋和米老鼠、机器猫、蓝猫这些卡通形象等同起来时,是否是对英雄形象的一种弱化?这究竟是对雷锋精神的误解,还是对雷锋精神的时代创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是我们从小对刘胡兰的深刻印象,这样随意戏说的读物,实在是歪曲历史。
易于接受,并不等于胡编乱造;生动形象更不是对英雄形象进行肆意改造。刘胡兰上刑场的悲壮时刻,书中却让小英雄顶着一个极其类似日本动漫中“不良少女”的特征发型。这真的就是“德育创新”了吗?众所周知,刘胡兰雷锋都是各个特定历史时代的特定人物,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他们的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烙印。这正是他们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的原因所在,他们的美德和人格魅力以及高尚情操早已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追求。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没有精神信仰支撑的民族更是一个没有力量的,让人鄙视,更难以受人尊重的民族。“德育创新”就是为了肯定特定时代英雄的价值!
不错,文化艺术发展需要跟随时代,需要多样化,注入生命力、感染力。但是,创新就意味着要先有选择,并不能一概而论随心发挥。固然,我们也看到了政坛人物小布什、小泉等人在网络上一贯被搞笑为猩猩、哈巴狗之类,那是因为在国外对于一些公众人物尤其是政治家,是可以被漫画丑化的,这正是他作为公众人物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是,对于代表国家民族精神的英雄或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林肯、圣女贞德等等,你看他们什么时候被丑化过?有谁胆敢丑化他们?
物质文明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得不承认英雄的精神会在物质下越来越弱化。于安乐之中,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引领我们国家走出忧患的精神。时代在变,今天我们对英雄精神的信仰会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