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届广交会10月15日在广州顺利开幕。作为“中国第一展”,广交会延续了往年的盛况,在开幕头两天已经达成逾10亿美元的交易额。
从1956年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开展以来,广交会已走过50个春秋。50年来,广交会都是一张最能吸引世界各地客商眼球的中国会展“名片”。 然而,盛况的背后却有着笔者淡淡的隐忧。“五十而知天命”,虽然广交会仍保持强盛的活力,不断创造出口交易额的神话,但面对着当今瞬息万变的经济贸易形势,广交会也应该有自身的改革。
广交会这“中国第一展”并非浪得虚名。截至上届,广交会累计洽谈成交额已达到5488亿美元,广交会也跃居到世界展会的第三位,百届广交会后交易总额更有望冲破6000亿美元。然而,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北京、上海的展览业跟随广州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中国展览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广州展览业的发展也带动周边城市展览业的兴旺,珠三角其他城市也纷纷开设展览会。广交会一枝独秀的局面已经被打破。目前对广交会造成最大冲击的,是那些拥有灵活体制的专业展览会。
那么,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会展产业中,广交会如何通过改革来巩固自己的王者地位呢?
笔者认为,广交会的症结在于没有从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中转变过来。广交会应该尽快进行体制改革——走市场化道路。
计划经济的残留物需要通过市场化根除。这在广交会展位上直接表现出来。当年中央大力支持举办广交会,目的在于促进国内商品出口,增加出口额并创汇。但由于国内出口企业众多,商务部把部分展位有计划地摊配给不同的省市以平衡国内企业的出口额。余下的展位就通过竞购形式对外分配出去。由于展区地方有限加上可自由竞购的展位不多,广交会的展位一直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由于“一位难求”,许多中小企业为了求得一个宝贵的展位不惜用重金收购,倒卖展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广交会一直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扩宽销售渠道和展示自己实力的重要舞台,因此广交会被称为中小企业的“孵化器”。由于自由买卖展位的缺少,许多这类企业被拒之广交会门外。而一些“特定”企业却能够每年毫不费劲地进入展场。市场化体制的引入能让展位更多地开放给市场,营造更公平的竞争。
本届广交会最大的亮点是名称的改变,由原来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正式改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多一个“进”字,正正体现了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为了平衡国际贸易顺差,广交会开始开放进口市场。但更名后的广交会迎来了另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安排进口商的展位,并且在扩大进口展位同时,如何保证出口参展企业的展位需求和成交利益。无疑,在国外市场经济体制成熟的情况下,市场化的会展体制无疑符合外商的竞争方式和办事模式。
除了在展位分配上需要改进外,广交会也应改变长期以来以交易量论成败的思想,从重“量”观念转变到重“质”观念。中国出口商品普遍是“双低”,即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广交会曾经培养了一批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大企业,然而这些企业经发展后已经拥有自己成熟的销售渠道,不需要通过广交会展示自己了。2002年起海尔、长虹、康佳、TCL等家电巨头的相继缺席就是这种情况的表现。也有些大企业选择了其他专业性展览从而退出广交会。面对这样一种情况,广交会应该重视出口商商品的价值,保证出口的质量;同时,做好展区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严格把关。
在企业利润分配上广交会走对道路。在计划经济年代,企业受中央管理,盈利要上缴,亏本有补贴。从1984年起,广交会实行“产销结合,简政放权“的政策,开始允许外贸企业拥有部分外汇收入。随着权利的逐步放松,外贸企业已经走上自负盈亏的经营道路。这种市场化的体制改革极大有利于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体制改革不是一朝一日可以做到的事情,况且对于如此大型的交易会,一个小小的变动可能关系到上亿元的交易额,决策应审慎执行。然而,如何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流,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都是广交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广交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总结,谋求新的发展空间,提升自身品牌。
百届广交会只是一个里程碑,往后还有更精彩的旅程。望广交会越办越好!
链接:广交会也要提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