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网评天下)“金鹰”衰“百花”残,一出闹剧一场梦

文字:本网评论员 丐帮帮主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11-06 点击数: 分享至:

 

  近日,有中国电影、电视奖项泰斗之称的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尘埃落定。在部分“超女”的参与演出下,金鹰奖的颁奖晚会气势可谓浩大。那边的百花奖也不甘人后,挖来了张国立、刘亦菲等明星助阵。一时间,热闹非凡。但是,热闹的背后,却负面新闻不断:金鹰奖最佳导演奖获得者杨阳在获奖后,对自己及一些其他奖项获得者在出席颁奖晚会遭受的冷遇极为不满,炮轰“主办方为图商业效应而对影视剧创作幕后工作者不尊重”,《任长霞》电视剧的导演沈好放也表示,“这个问题上反映出来的还是(主办方)纯商业的浮躁情绪”。而百花奖也遭多方抨击,冯小刚妻子、演员徐帆在接受采访时直言,金鸡百花奖办的不好,投票和评选都有问题。曾经风光无限的国内电影电视界大奖,到了此时,公信力再次降低,已经“鹰”衰“花”残。一出出闹剧,使之成为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电影家协会要抓紧评奖改革”,几年前全国政协委员王兴东炮轰金鸡百花的电影评奖,并要求四个公开——财务公开、选票公开、程序公开、评委资格公开。全国对这位政协委员的举动哗然,金鸡百花奖也是从那一刻起威信降低。经历了“评选黑幕”的质疑后,人们对其的失望之情显而易见。上世纪八十年代,刊登百花奖选票的《大众电影》杂志,曾经出现空前的900多万份销量,这个由观众投票产生的电影奖项,曾经是电影人梦想的桂冠。可是今天,人们只是淡淡地冷眼相对。金鹰奖则慢慢地沦落为商业宣传的附庸品,而不是电视剧交流和公正评选的平台:湖南广电掌门人魏文彬说,“金鹰节前两届就开始赚钱了,而且赚得不少。”

 

  在主办者的眼中,两奖只是会生金蛋的母鸡。只注重商业收益,而不注意实质内容让这两个奖项的含金量大打折扣。近年更是演变成了“排排坐分果果”,出席颁奖典礼的演员基本上都有收获。因此,像周星驰、李连杰、刘若英、成龙、章子怡等最受瞩目的巨星级人物都不屑一顾地以工作繁忙为由拒绝出席颁奖晚会。这两项奖的参评作品多是陈年旧酒,连两年前开始播出的《金枝欲孽》、《天下无贼》、《功夫》都成为了提名作品。无法吸引人们的眼球,也就让这一个奖项鲜有价值了。

  

  “穷”则思变,在这两奖面临穷途末路的时候,变则通,守则亡。因此,必须对金鹰奖和百花奖进行变革。首先,要保证评选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原先这两项奖之所以备受世人关注,是因为所有的奖都是真正的由观众的投票决定的,而不是少部分所谓的专家讨论决定的。“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消除了暗箱操作,才能让人们恢复对这两奖的信心。而且,参评的作品应该具时效性。在这次两奖的评奖期间,人们的眼球大都在关注在与我们一衣带水的东瀛举办的东京国际电影节。在东京电影节上,参选“亚洲之风”展映的华语片高达13部,入围竞赛单元的也有三部,大多数是尚未公映的影片,而不是已经看得厌烦的旧片。两奖的定位也需要重新回复到文艺文化的交流上,只有去除了纯商业的因素,才能还文艺文化一片洁土,才能让鹰再“飞”、花复“开”。

  (图片说明:金鹰节盛大的开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