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卸任还有37天之际,布什总统突然访问了伊拉克。在新闻发布会上,台下一名伊拉克记者突然跳起,将自己脚上的两只鞋子脱下,连续向布什砸去。布什迅速低下头躲闪。第一只鞋从他的头上飞过,第二只鞋也没能命中,重重地砸在了他身后的美国国旗上。
向美国总统布什扔鞋子的视频一经播出,就引发“观影”狂潮。与此同时,英国公司开发出“向布什扔鞋”游戏;一名沙特阿拉伯商人竟然出价1000万美元,购买一只扔向布什的鞋;曾经为萨达姆打官司的律师主动请缨,为那位一“扔”成名的记者免费打官司;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和全国各地均举行街头示威,称那位记者为英雄……
正所谓:“飞鞋”恒久远,一双永留传。布什此次秘密的告别之旅虽然没有遇到恐怖袭击,却因为一双“鞋弹”而被历史定格。
“反恐”总统当年率领盟军,打完阿富汗又打伊拉克,摧枯拉朽地推翻了两个独裁政权。左手战争右手民主,布什发誓要推翻伊拉克的专制暴政。然而,这双鞋子总结了众多伊拉克人对于布什的评价,也折射了历史对“布什主义”的评价:先发制人战略、单边主义将被弃之如敝履。
推翻独裁政权并不可怕,而政权一夕崩溃才是最可怕的。如何收拾战争的残局,如何向伊拉克人民交代才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公开向一国领导人扔“鞋弹”,当然是一种非常无礼的举动。毕竟作为一国首脑,布什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然而,明知道后果很严重,那位记者还是做出了此种举动。可见,在“鞋弹”事件后,隐藏着的是伊拉克人民对布什政府,对美国的深深的怨恨。
这令我联想到今年11月底刚发生的“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这是“9·11”以来全世界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恐怖事件,据悉此次恐怖袭击活动锁定的是西方游人,特别是英美旅客。这伙恐怖分子突然出击,令美国猝不及防。
无论是那位记者,还是那些恐怖份子,难道就不怕死么?他们是用最极端的方式表达愤怒,引发社会的关注,以达到他们无法用“合法”途径达到的需求啊。伊拉克战争使百万人痛失家园。据悉,那位掷鞋记者自己去年也曾经被什叶派民兵绑架。
在伊拉克问题的处理上,美国确实做得不太理想。在这些事件背后,是一群心怀怨恨与不满的社会群体,这类极端人群缺乏表达的机会。就像美国校园发生针对无辜人类的枪击事件后,他们会发表这样的评论:这类极端人群缺乏表达的机会。那对“鞋弹”,恐怖袭击等同类事件呢?社会负有责任,美国也同样负有责任。
“9·11”事件发生的时期是我们都亲历过的,我依旧记得当年美国国会发表的声明,“使用‘所有必要和合适的武力’,打击那些发动恐怖袭击或为恐怖分子提供帮助和庇护的国家、组织和个人。”随后,其以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名,进军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如今,五年过去,美国终于要还给伊拉克战争一个说法。一周前,国务卿赖斯也终于为伊拉克战争表示歉意,称因为情报有误而发动伊拉克战争,政府对此负有部分责任。这是布什政府首次对公众就伊拉克战争表示歉意。
然而,道歉也好,脱身也好,问题是,美国现在可以列出一张从伊拉克撤军的时间表,可谁能为伊拉克列出这样一张时间表呢——伊拉克何时能够恢复和平与安宁、民众何时恢复战前的生活水平、何时疗好失去亲人的伤痛?
在我看来,“扔鞋”之举固然无礼,但记者的做法却不是完全没有理由的。正所谓有因必有果,美国有责任对伊拉克战争负责,对伊拉克人民交代。这也同样证明了,以杀戮来对杀戮的方式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