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在即,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伦敦这座城市。而在这众多的国家之中,中国无疑成了焦点中的焦点。看到自己的国家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自然高兴,然而,高兴之余,也不乏担忧:中国,到底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中国,又该不该扛起G20峰会的大旗?
目前,整个世界都深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链条,已经让这次的金融危机危害各国,没有谁能够在这次灾难中独善其身。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应该而且必须在这次的会议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虽然现在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指出,要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他还提出探讨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自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力量能够冲破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这次意见的提出,从各方迅速反应来看,美国应该是吃了不小的一惊。这其实也不奇怪,我们先看看中国在以前的会议中的作用,就拿比较近的朝韩六方会谈来说吧。从第一轮和谈至今,无论是会上还是会下,中国所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积极寻求双方和解的途径。要说立场,我们几乎是中立。因此,很多人会说中国人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向来是没有立场的。然而,笔者却不这样认为,我反而认为,这正是我们立场的最好体现:我们的对外政策一向主张不干涉别国内政,朝鲜半岛核问题,从实质上讲是某些国家之间的利益问题,我们本着中庸的处事原则,并不是隔岸观火,只是恪守了自己的对外原则。
对于中国的立场问题,一些西方国家总是故意混淆视听。中国在当今的政治舞台上无可否认的有一席之地,但是绝对不足以对世界造成威胁。更何况,所谓的G20国峰会,长期以来都是几个有势力的大国在操控,并没有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机制。如今中国站了出来,实际上是在冲破这股力量,寻求真正的解决办法,南南合作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正是如此,才得以发挥。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中国虽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金融风暴,然而与其它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可谓“幸运”。6.5%的GDP增长率仍然是我们经济生命力的体现。如果我们中国政府和人民是苟且之辈,怎么会在这种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跟不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较量呢?
于情于理,我们都没有强调自己,威胁他人的必要,我们要的,不过是分享自己的成果,和世界共渡难关。
本着这份信念,不出笔者所料,在国际舞台上我们并没有因为某些国家的“不死之心”,就一言不发,抱着“明哲保身”的侥幸,而是担当了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体现了我们应有的气度,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我们民族自尊、仁爱、和谐的声音。所以,不必担心别人怎样说,我们要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