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度风靡神州的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以“2009年中国互联网经济领袖”的身份登上北大讲坛发表演讲,在互联网上迅速再掀波澜。不少人批评北大此举实为自贬身价,拿低俗文化进行炒作,污染了庄严的学术环境——高等学府又岂是随随便便能进去做演讲的?
然而,笔者怀疑,何谓低俗,何谓污染?认真观看其演讲后,发现芙蓉姐姐在北大讲坛上用心良苦谆谆教导年轻人要坚强执着,无论出身背景如何,遇到多少挫折,都要自信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还很有名人社会责任感地为大众成立了一个心理咨询网站,鼓励困顿中人。虽则众所周知芙蓉姐姐此人自信非凡,言行极具特色,甚至有些行为有违社会审美观和价值观;她的自信与热心肠能给别人多少帮助也还有待商酌。但至少,出身草根却凭自身特色与勇气打出一片天地的她,是并非没有资格说这席话的;尽管她算不上一个成功人士的好例子,却算得上是一个执着追梦的好例子。
相形之下,在主持人不怀好意的揶揄与北大学子的一次次哄笑中,这场看似严肃的颁奖礼俨然被塑造成一场狂欢娱乐秀。这让人十分怀疑北大搞这次活动的目的:到底是为了鼓励言论自由与文化多元化发展,还是纯粹拿芙蓉姐姐开涮,娱乐大众?如此看来,高雅与低俗、高贵与卑鄙仿佛调换了一个位置。低俗的不是芙蓉姐姐本人,而是公众鼓励低俗,为低俗无聊娱乐的心态。在这个雷人文化风行的年代,平民百姓偶尔娱乐一下无可厚非;然而把这搬上代表着中国文化百年圣地的北大讲坛,污染庄严的反而不是芙蓉,而是怂恿此事发生的各位得意洋洋的骄子看客们。
如果说芙蓉姐姐的低俗来自于她别具一格的表演与身材,那她至少没有吸毒,没有涉黄,没有犯罪,顶多自娱自乐罢了,也没有招谁惹谁,更不像某些地位身份高贵的人一样表里不一;可以说,她是跟传说中的春哥曾哥一样能够坚持自己的人。而从中体现的国民心态的低俗,却是娱乐至死年代文化沙漠的幽默彰显。
于是有人说,芙蓉姐姐越来越像大学教授,这是她不断进取的结果;百年北大越来越像芙蓉姐姐,这是其娱乐至死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