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亚运会高额经费去向,有何理由不公开?

文字:本网评论员 李贤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12-22 点击数: 分享至:


  近日,亚运会筹办费用问题引起人们极大关注,2000亿的天文数字着实令人瞠目。对此,社会各界广泛热议,广州市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也受到不小考验。先不管这个庞大的数目是否确凿,就政府决策的透明度方面而言,明显不尽如人意。作为人民的政府,将决策过程公开化,自觉接受民众监督本就理所当然。为此,在亚运会这关乎全体市民利益的盛事面前,费用花销情况须透明,民众有知情权,而政府决不能“躲猫猫”。

  在《关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筹办工作情况的报告》中,市政府通篇没有涉及具体资金的来源和去向,由此引起较大争议。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分组审议时说:“亚运会到底要花多少钱谁也说不清楚,有的说要花2000亿,但是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面对如此巨额之数目,身为掌舵人的政府却避而不谈,难免让人心生疑惑。“亚运会只花钱但不向人大说花了多少是不行的!”不少代表埋怨道,绝大部分民众也对此表示不满和担忧。亚运会到底得花费多少银子?怎么花的?亚运会究竟是民心盛事,还是面子工程?这一系列疑问将政府推上了风口浪尖。

  有人辩驳道,亚运会资金属于社会融资,并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因此政府在亚运会花钱上不必受人大监督。果真如此?我看未必。《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施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显然,人大赋有对人民政府权力行使的监督权。尽管亚运会资金是通过社会融资筹集,不属于公共财政范畴,但这种融资本身是政府通过政府信用的方式,集中民间的闲散资金得来,以顺利办好亚运会。由此可见,这是政府行政行为。因此,人大的质疑和监督也就有了法律依据。政府须将其中的具体运作过程,各项花销的程序及用途情况透明化,接受人大和民众的监督,别让老百姓蒙在鼓里。这对于减少“暗箱操作”和遏制腐败现象,确保钱花到实处,也是不无裨益的。

  此外,举办一届亚运会当真得花掉2000个亿吗?1990年中国举办的第一届亚运会也不过是用了十几亿,时代是发展了,但相比之下,也未免相差的离谱了点。这里面会不会掺杂了水分,甚至贪污受贿呢?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此大手笔的“烧钱”运动是不可取的,应当受到谴责。人大代表、市财政局局长张杰明说得好,“不能拿广州亚运会跟北京奥运会相比,应节约办亚运”。亚运会固然是一大盛事,但绝非是通过“烧钱”才能显得其伟大,而是要看所作所为有没有让民众切实获利,有没有让全体市民充分融入到亚运的氛围中来。须知,运动会的宗旨是全民运动,享受运动盛会的激情与荣光。政府应将重点放在满足人们对运动会精神的享受上,而不是尽搞些形象建设、面子工程。是否要等到整个城市乌烟瘴气,市民怨声载道时,政府才想起“面子事小,效率事大”?纳税人的血汗钱不是用来浪费的,政府应当将钱用到实处,真真正正给人们谋福祉。

  亚运会究竟能否成为民心盛事呢?诚然,大家都对政府充满期待。但目前,至少在亚运会费用花销的问题上,政府还无法让民众满意。先不理钱花了多少,最起码过程得公开透明,唯有如此才能让民众信服。在无数双灼热眼睛的注视下,政府还应该继续玩起“躲猫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