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耶鲁大学“公共事务办公室网站”公布:耶鲁大学2002届毕业生、来自中国的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万8888美元。这是到目前为止,耶鲁管理学院毕业生捐赠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消息传出,网上一片哗然。张磊的名字立刻成为“人肉搜索”的大热门。有些网友表示不满:“中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高材生,却出钱帮着人家发展”;也有网友认为,张磊支配个人所得,此事无可厚非。

乍看此新闻,从情感上来讲恐怕的确有点难以接受。一个中国人,在中国待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到国外才留学了几年就把财产都捐到国外去了,这未免有点“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味道。再者,从需求上来讲,耶鲁大学的实力是多么雄厚,每年都有那么多名人名家名企业给它捐款,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然而国内的学校则不同了,888万多美元的捐款如果放在贫困山区不知道能建多少所崭新的学校,即使是捐给张磊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也不是一比小的数目。
然而再仔细读一读这则新闻就会发现张磊的行为的确无可厚非。首先,张磊2005年成立高瓴资本管理公司的初始资金就是耶鲁大学提供的捐赠资金。其次,张磊有一个很好的老师,他在2005年成立高瓴基金公司之前一直师从于耶鲁投资办公室首席投资官大卫·斯文森。在短短的5年内,他管理的基金规模从3千万美元发展到25亿美元,相信除了他个人拥有很强的能力外,师从大卫·斯文森的经历对张磊能够迅速成功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中国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耶鲁给予了张磊创业的启动资金,大师给予他的言传身教,最终铸就了张磊的成功。张磊用捐款的方式来表达对于母校的感激之情、报答对于老师的知遇之恩实在是入情入理。
且不说耶鲁给过张磊创业的初始资金,就算是没有给过,我认为张磊的做法也不为过。张磊说,耶鲁改变了他的一生,既然如此投桃报李有何不可?尽管有人说,如果没有中国对他十几年的教育就没有张磊的今天。可是,就像我们从小到大都遇见过不少老师,但是真正对自己有很大帮助以至于改变命运的又有几人?在张磊的心中自能衡量出他所读过的学校哪所对他帮助最大。
其实,张磊捐款给耶鲁的意义还不止于此,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耶鲁帮助中国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了,包括中国领导人都曾在耶鲁接受过教育,但是很多年来,这种互助的关系是单向的,所以张磊希望能够改变这种单向的互助关系。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家的视野,更让对于捐款耶鲁事宜大惊小怪的人显得有些渺小。相信张磊的行为多少改变了一些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看法,中国人在美国已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帮助的一方,他们有时也有分享的实力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