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奖励6万元,考上广西区直机关公务员奖励3万元,考上桂林市直机关公务员奖励1万元……2010年新年伊始,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正式实施新政――对考上公务员的恭城青年进行奖励。(1月3日《南国早报》)
然而,这政策一经推出,便引发争议,甚至骂声连连。高考奖励、竞赛奖励、见义勇为奖励,各种各样的奖励屡见不鲜,为何这个重奖考公务员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应呢?且看《恭城瑶族自治县考录公务员奖励暂行办法》:“为增强我县青年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鼓励我县青年积极参加公务员考试,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层次,经研究,决定对考录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直机关、桂林市市直机关的公务员给予奖励。”乍一看,恭城的做法好像还挺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呢。小小一个县城开全国之先河,难道不是勇气可嘉么?况且,该项措施不但鼓励了当地青年积极参加公务员考试,拓宽了就业渠道,而且还减轻了考生的经济负担。
但是,这仅仅是表象而已。社会往往只给人一个表象,让我们自己透过表象去看清背后的本质。而本质却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原副书记刘锡荣说:“大学生都去考公务员,都吃财政,不创造生产力,这意味着社会的倒退。”这话挺有道理的。众所周知,如今考公务员愈演愈烈,动辄就数百万计,比高考还要严峻。公务员,谁不想啊,考上了就相当于捧“金饭碗”,旱涝保收。可是,无奈僧多粥少,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愿以偿的。因此,恭城县这一举措其实是“分配性努力”非“生产性努力”,不但不能拓宽就业,反而将考公务员这把火越煽越大,而且甚至还会给人造成了错误的价值观——三百六十行,说到底,还是做官至上。这种“官本位”意识本是封建时代的产物,现在21世纪了,而且还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种落后的思想又复兴了,这不是倒退还是什么?
有网友一针见血指出:“恭城是将这些公务员当做自己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以后申请啥项目资金,就能‘上头有人’,好办事。” 恭城这么做实质是一种政治投资,是在放长线钓大鱼。现在掏点本投资,他日真有几个考上了,恭城可真一鸣惊人了。“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嘛。所谓政治投资也即政治行贿或权力崇拜,它告诉我们,这就是官场的潜规则——在官场,权力说了算。
此事将恭城瑶族自治县推至风口浪尖。恭城绝对没想到这项看上去挺“人性”的举措给它这个小小的县城招致一场如此大的暴风骤雨。恭城千方百计想带领全县人民脱离贫困“实属不易”——也许就因为上面“没人“,恭城才这么落后呢。其实,只要稍微再想想,这不过是无数个“恭城”之一罢了。无数个恭城还隐藏在后面,这个恭城相当于冰山一角而已。
为什么考公务员在我国会那么热?在国外,公务员并没有我国这么热,它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职业。公务员在国外工资不算高,在企业的平均线下。大家出去吃饭庆祝什么的都得每个人自己掏腰包,从没部门报账之说。而在我国呢,公务员收入高,地位高,公款吃喝玩乐也是见怪不怪的事情。我们常说,“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建立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其实真正要做到任重而道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