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消除对“乙肝”的入学就业歧视,路有多长?

文字:本网评论员 王双红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12-31 点击数: 分享至: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29日透露,近期卫生部将出台相关政策,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卫生部的理由是“不会影响他人健康,也不会造成乙肝的传播”。此项举措获得了国际的赞赏,世界肝炎联盟主席查尔斯·高瑞说:“这是中国政府在消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入学、就业歧视方面所做出的又一重要举措”。然而,这一举措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消除对乙肝患者的入学和就业歧视,路有多长?

  虽说世界卫生组织早就证明乙肝是乙肝是血源性传播性疾病,一般的生活接触、共同学习、工作等不会导致乙肝的传染。但认识这一常识与民众普遍接受这个常识之间,显然有鸿沟。长时间以来人们谈乙肝则色变,害怕被感染而对乙肝患者往往是“敬而远之”。学校对患乙肝的学生设置专业限制;一些行业,如服务行业、食品行业更是明确提出不聘用乙肝患者。

    世界肝炎联盟主席查尔斯·高瑞指出,“目前全球大约有三点五亿人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社会歧视非常普遍。由于担心遭受歧视,人们不得不选择沉默。而这正是虽然乙肝病毒每年导致全球六十万人死亡,但是迄今仍未上升为全球卫生工作的重要议程的原因之一”。可以说,社会大众对乙肝的错误认识已经根深蒂固而且危害颇深,而这与长期缺乏对乙肝知识的大力宣传有关。

    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类关于艾滋病的宣传,可是对于乙肝知识的宣传却是鲜有耳闻,倒是各种坑人骗钱治疗乙肝的药品广告贴得满城都是。我们空有“不准歧视乙肝患者”的口号,可是真正到接触乙肝患者的时候,很多人心有芥蒂,我们始终不敢百分之百的相信乙肝不会通过接触传染。据调查,超过1/3的人表示,不愿意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共餐 。那么反思一下,作为大学生,我们对乙肝了解多少,在与乙肝患者接触过程中我们又是否是坦然的呢?答案不言而喻。公众对乙肝歧视存在知行矛盾——明知不该歧视,但却难以践行。

  另外,就算是法律规定不准在入学、就业问题上歧视乙肝患者,但是社会中的潜规则或者说是潜意识已经悄然无声地进行了变相的筛选。无形之中,乙肝患者被戴上“二等公民”的帽子。我们也很难辨认教育机构和用人单位在招收学生和员工时是否存在变相拒聘现象。要在这种社会意识笼罩情况下实现零歧视显然是很难的。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完善相关政策,保证平等权利也是要考虑的问题。

  再者,乙肝患者在入学、就业受限制早就成为公认的事实,政府也长时间允许它的存在。针对这种情况,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早已经成为入学和就业的既定程序,相伴产生的是学校、医疗机构、用人单位既定的利益。如今要取消这一程序,显然是在大幅调整利益分配,必然引起各方的利益博弈。现在针对此问题,卫生部小心行事,征求群众意见,无疑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平衡各方关系这方面的考虑。

  归结起来,消除对于乙肝患者的就业、入学歧视很大程度上还是落到广大群众对于此问题的认识上。只有当全社会都能够清楚了解乙肝,消除误解,消除对于乙肝患者的就业、入学歧视才能够真正实现。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