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主持人打断官话”何以成为新闻?

文字:本网评论员 周靖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6-24 点击数: 分享至:


  6月21日,央视《24小时》节目主持人电话连线江西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一位副主任,请他介绍灾情及群众撤离情况,副主任却在直播连线中念起了领导名单和“重要指示”。无奈之下,主持人只能两次打断,请他直接回答群众有没有安全转移。事后,该副主任成了网友恶批的对象。(6月23日《东方卫报》)

  也许包括主持人邱启明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两次“不礼貌”的举动会在全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平日里我们虽然对这些“假空长”的套话无比反感,但大家似乎见怪不怪。相反,这次事件里的主持人不客气地打断平副主任的话,却令人有为之一振的感觉,大家热烈地围观、批判,使这件小小的事情变成了热点。不少人对主持人的敢言表示佩服,同时也对该副主任的官本位思想感到无比厌恶。正是主持人的话犹如搔到了普通群众的痒处,才会博得群众的一片喝彩,但是,群众除了得到一时的兴奋,现实的状况会得到一点的改变吗?

  当江西决堤4万人仍被困时,官方可以捂着良心谎称只有1万,可见,在江西那些官员的心目中,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永远无法排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的一系列领导前面的,甚至在有些官员看来,他们的灾后“现场指挥”也可以成为值得炫耀的功绩之一,结合此前王家岭煤矿救援工作被人渲染成是领导们正确地指挥后出现的“奇迹、功绩”一事,我们不难总结出,对于某些官员来说,自己的工作只是为了创造成绩,而与群众的生死无关。自己应该负责任的对象不是人民群众,而是他们的上级部门。

  “这是应该的”,在平主任滔滔不绝地为领导表功后,主持人淡定地打断了他。没错,抗洪救灾本来就是我们政府的份内活,做得好是应该的,更是必须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有些部门在做自己份内活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应该负责任的对象不是人民群众,而是他们的上级部门。相反,假如没有上级领导的督促,很多部门就没有动力甚至抵制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例如今年五一假期,汪洋书记发了狠话要问责收费站前堵车超过5台不放行的收费站管理者,于是,从未曾实行过的放行政策一下子在全省得到执行,与其说我们应该感谢汪洋书记对百姓的体恤,倒不如说这是地方交通部门尊崇官本位的悲哀!

  这件事之所以引人热议,其实只是因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事情被央视的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敢言的主持人指了出来,就令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分析后不难得出:假如这件事情不是碰到了主持人邱启明,不是碰到了最有权力的央视,那结果可能就有所不同,这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情的偶然性。然而,读领导名单的平主任却不是一个偶然的例子,他只是一个在大环境下被“不幸”曝光的小官员,只是众多喜欢说官话套话的官员之一罢了。

  当打断官话还能成为新闻,说明我们群众的民主意识尚存,笔者只是担心,即使打得断官话,却难以打破官本位的环境。或许经过了这件事,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于再清决意要批评年轻的周洋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