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欧洲球队南非“萎靡”原因何在

文字:本网评论员 金朱玺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6-26 点击数: 分享至:

  
  经过16天48场比赛的较量,世界杯小组赛落下了帷幕,32强一半昂首闯进淘汰赛,另外16支球队则遗憾地离开了南非。我们来看看十六强的名单可以发现一些现象。

  十六强,如果按所属大洲来分的话情况如下:欧洲球队6支(英格兰,德国,荷兰,斯洛伐克,葡萄牙,西班牙),南美球队5支(乌拉圭,巴西,阿根廷,智利,巴拉圭),亚洲球队2支(韩国,日本),非洲球队1支(加纳)以及北美洲球队2支(墨西哥,美国)。我们可以看到,欧洲球队来了13支,小组赛下来就折损了一半多。要知道,上一届德国世界杯,16强里面有10支欧洲球队!为何欧洲球队在这届世界杯上呈如此颓势,甚至上届冠亚军意大利和法国小组即遭淘汰。笔者看来,原因有如下几个:

  首先,高频度的欧洲联赛极大地消耗了球员的体能,欧洲球员所在的俱乐部在刚刚过去的赛季打了至少40场比赛,俱乐部不但有国内职业联赛的任务,而且一些有实力的队伍还要参加欧洲冠军联赛和欧罗巴联赛。笔者粗略算了一下,以英超曼联的一位球员为例,如果曼联踢完这个赛季的联赛,而且参加的杯赛全部打到了最后的决赛,加上这个球员没有受伤且是队中绝对主力,那么这名球员一个赛季将参加60场左右的比赛,从去年8月到今年5月,他平均每个月要踢7场比赛,每周接近2场。这还不算国家队的世界杯预选赛任务。如此密集的赛程,怎能不消耗球员体能,而且还没有算上今年4月的冰岛火山灰的影响。强弩之末,尚不能穿鲁缟,经过了一个赛季的折腾,球员到了南非提不上劲了,唯一能给他们带来动力的,就是那大力神杯的至高荣耀。

    其次,队员不适应纬度和季节的差异,南非地处南半球,6月份是冬季,显然让长期在欧洲居住的球员显得不适应,而南美洲与南非同处南半球,大部分南美球员不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因此他们便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再次,此次欧洲的球队可能不是最优秀的组合,虽然欧洲传统强队无一缺席,但“陪同”他们一起前来的却是一些这几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的球队。希腊虽然贵为2004年欧洲杯冠军,但这几年早就不复当年之勇。瑞士在08年的欧洲杯就扮演了南非在这届世界杯的角色;丹麦连续多年缺席大赛;塞尔维亚和斯洛文尼亚似乎还未能走出前南斯拉夫分裂造成的阴影。斯洛伐克倒是没打酱油,可这是拜意大利老态龙钟所赐。而我们看看一些没能来南非的欧洲球队,克罗地亚是东欧劲旅;瑞典是北欧枭雄;波兰死于“足球内幕”;土耳其和俄罗斯在08年欧洲杯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他们不缺实力,只缺运气,至于爱尔兰,那真是千古奇冤,催人泪下。

  最后,就是“天意”了,在世界杯八十年的历史上,欧洲球队从未在其他大洲举办的世界杯上夺得冠军,而且整体表现也不如在欧洲要好。而另外一个“魔咒”就是,自从世界杯奖杯变成大力神杯之后就是欧洲和南美“轮流做庄”,而上届世界杯的冠军已经让意大利拿了。现在5支南美球队全部从小组赛突围,巴西和阿根廷大有会师决赛之势,巴拉圭和智利期待突破,至于乌拉圭,时隔六十年后再夺世界杯冠军?

  不过,虽然欧洲球队此次总体在南非的表现“萎靡”,可是剩下的6支欧洲球队,就是欧洲足球的精华,球员个个身怀绝技,锐势难挡。他们能否厉兵秣马,打破宿命,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