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长春市政府采购网站的一条采购成交公告在网上颇受质疑:以29570元的价格采购一台索尼牌笔记本电脑。(6月18日《南方都市报 》)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科技产品的价格越来越大众化。四五千元就可以买到配置很不错的笔记本电脑了。那么这近三万元的电脑去到哪种程度呢?一些对电脑有了解的网友看了曝光的采购单后纷纷站出来:“看这台电脑的配置,从任何部件来看,都是目前市面上最最最顶级的配置……这台电脑的配置或许用奢侈来形容更贴切一些。”“人家专搞IT的都用不上这样配置的本子,这纯粹是笔记本中的奢侈品。”可见这笔记本有多高档多豪华了。可是,如许多好奇的网友一样,笔者有以下疑问:政府办公电脑真的需要如此豪华的配置么?政府采购难道真的只看价格,价格最高的就是最好的吗?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鲜见。相对换5000块路牌花2亿元,网站改个版用3500多万元,一台3万元的电脑还只是小巫见大巫。然而,尽管类似事情多次出现还是引来围观。为何?当然是与人民百姓息息相关才会引起关注。政府采购,资金来自于税收。而税收又来自哪里呢?“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话早就耳熟能详,可现实真正做到了吗?政府办公电脑,又不用来搞技术开发,自然实用至上,几千元的配置已足够矣,为什么非得要三万多元的豪华配置呢?不该花的钱花了,还是如此大手大脚,百姓心疼哪!怎能不关注呢?!“税收取之于民”,自从人民把纳税的钱交给政府的那一刻起,政府就充当了管家的角色,而人民则既是主人又是监督者。在人民眼里,钱如果用在刀刃上,花多少都值得;但如果用得不恰当,多花一分也是浪费。
政府采购本来就是一个关注点。“主人”给钱“管家”,自然想知道钱的去处。为了让政府采购更阳光、更透明,国务院法制办早在今年元旦后向社会公布了《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围绕政府采购涉及的各个主体,希望清晰地界定采购范围、采购当事人回避制、采购方式及程序、质疑及投诉处理等。毋庸置疑,政府这一举措是值得肯定的,至少有效地避免了很大一部分的暗箱操作。但是,这还不够。“主人”除了想知道钱的去处,也想知道钱的用途。那种抱着“不是自己的钱,花多少也没关系”、“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态度的管家是绝对不受欢迎的。
众所周知,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在物质丰饶的年代,这种优良的传统美德都不能丢掉。政府采购不是搞攀比,不是讲排场,不是显阔气,而要精打细算,那种只盯着价格的做法根本不可取。价格不是标准。最贵的不一定最好,正如漂亮衣服穿在别人身上好看穿在自己身上却未必合适。老百姓青睐的是精打细算的管家。政府采购应以民为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钱到底有没有花在刀刃上,他们比谁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