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菲律宾惨案:莫让“不忍”害死无辜者

文字:本网评论员 周靖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8-26 点击数: 分享至:

  
  香港8名人质在菲律宾遇难的惨剧已经过去数天,不少人都对菲律宾警方的超低水平行动表示强烈愤怒,其中最被人诟病的当属狙击手没有在白天劫匪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将其击毙,导致了不应有的惨剧。

  网上已经有不少人假设:假如让上个月在广州站前路四枪击毙匪徒的女特警秀姐来参与救援,恐怕不用两下子就解决了。只是,假如菲律宾事件是劫匪在白天就被击毙,会不会有不少网友觉得“没必要杀死”、“太残忍”呢?没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作定论,但是,广州女特警秀姐在击毙匪徒后得到的毁誉参半的评价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为什么当时有不少人说秀姐“犯罪”甚至“杀人灭口”,而这次人们却反倒责怪起菲律宾警方没有第一时间狙击劫匪呢?更何况,劫匪白天的时候可是没有动人质一根毫毛。

  笔者认为,当时的有些人或许正是犯了和菲律宾警方同样的错误:对后果的严重估计不足。正是由于“没想到”,才令无辜的人受害,正是由于“不忍”,才令事情变得“不堪”。惨案发生后,一些主张不应枪毙劫匪的人都可以轻松地来一招马后炮。那是因为,惨案的结果摆在了面前,那些人才会知道严重性,假如没有出现这个结局,他们就会大谈人权和法律,标榜自己的“善良”。

  什么是“善良”?同情劫匪就叫善良?殊不知,对劫匪的善良就是对人质的残忍!菲律宾惨案就是最好的例子!当站前路劫匪竟然提出要得到一支枪时,难道就没人看出劫匪已经进入到一种精神错乱的状态了吗?难道就不怕这样的人会做出什么有违常理的事情了吗?但是,一些人不会想那么多,他们只认为,既然女事主没死,那么劫匪就不应该被射杀,我们应该讲“人权”,否则就是灭口。然而,有些道理可能无论怎样说,肯定会有部分人不同意,笔者只想简单问一句:假如劫匪突然杀死女事主,请问,这些“仁慈”的网友们又会作何评价?

  不用说,结果肯定会像菲律宾事件一样,被人们大骂警察草菅人命,对匪徒过于仁慈。其实,有些人思考问题时,凡是关于警察、政府、有钱人,他们就反感,因此,一些所谓的愤青对于遇难者的态度让人无比心寒:长沙爆炸案炸死税局的4人,有人说炸得好;去菲律宾旅游的人由于得到高额保险赔偿,就让一些人产生仇富心理,说那些人活该;甚至在丹东有警察被割喉后,不少人围观欢呼。试问,这是哪门子心态?

  其实,很多事情只要稍为做个假设,思考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在一些人觉得劫匪不应被打死时,有没想过假如被劫持的人是自己或者亲戚,还会留着鲜血说自己应该善良点,宁愿自己受伤,也不应伤害劫匪吗?如果真有人这么想,那笔者也只能膜拜其“高尚”了。说到底,这正是一种看客式的麻木不仁,隔岸观火地看别人的事情,以至不能正确判断。如果说劫匪可怜,那他的可怜之处就是没选择投降,既然选择了劫持、威胁了人命,那就应该接受任何后果。

  有些人不是觉得开枪不对,而是觉得应该只打伤劫匪,让劫匪无还手之力就行了,但是,旁观的看客们,你们凭什么说一枪就能让劫匪毫无还手之力?凭什么说劫匪不会在挣扎的过程中对女事主造成极大的伤害?更何况,无辜的女事主本就不应受到任何伤害!有些人会觉得补那三枪是多余,但多不多余,肯定是离他最近的秀姐才最清楚,我们只是旁观者。

  当然,对于不同情况,我们不能一概地认为警方必须作出狙击,但是,为了保障人质安全,警方最起码应该明白到自己的计划是什么。是谈判和解?还是不惜一切保护人质?我们看到了广州警方明显是有目标、有程序地进行着营救;反观菲律宾警方,他们毫无计划。我们不能苛求任何事以最完美的结局收场,但是,起码在最完美无法实现时,做到不让最悲惨出现,这是一个有智商的人都会明白的选择。

  可以看出,菲律宾警察很犹豫不决,最终造成8个人质和一个劫匪死亡;广州秀姐起码做得不错,没有伤害人质。在一些人认为秀姐太狠的时候,请稍为推断一下结果,再作出自己的判断吧!保证人质安全,这才是最重要的。别让所谓的“不忍”和“善良”,夺去了最无辜的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