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的拼搏,199枚金牌,中国体育在广州以创历史新高的成绩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再次向全亚洲展示了自己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些项目上,我们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小甚至即将变成没有,以韩国为代表的第二集团正在由局部向整体,由片面向全面,由弱项向强项对中国体育的霸主地位发起强烈冲击。虽然这次中国体育总体上“毫无压力”地击退了他们的挑战,但从一些具体项目上看,中国体育正经历着“三十年未有之变局,三十年未有之强敌”。群狼环伺,中国体育需小心提防,慎之又慎。
亚洲各国在单项上带给我们的冲击着实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先说三大球,除了男足一如既往地丢了球又丢人之外,女足首次无缘亚运奖牌让我们震惊之余,更多的是事后深刻的反思,看着昔日的手下败将一个个变成难以战胜的强敌。我们在体制上的弊病的确让我们积重难返,中国足球要崛起,只能是革除弊病,从零开始。男篮女篮再一次“专治各种不服”,虽然结果美丽,但过程艰辛。男篮的绝对优势已经没有。在西亚群雄没有派出最强阵容的情况下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夺冠的他们发现,要想获得直接晋级伦敦的资格,还需要更多努力。女排夺冠宣告的是铁血精神的回归,但韩国队能够两次把绞索套到我们的脖子上。说明这个对手已经是我们在亚洲最大的敌人,今后碰上她们,或许要有像打欧美强队一样的态度。
我们在自己传统的优势项目上也遭受了冲击:乒乓球女单半决赛郭跃与福原爱的七盘苦战;本来是中日争霸的女子游泳被韩国奇兵拿走一些项目的冠军;如果孙一虎再成熟点,朴成焕再聪明点,羽毛球和足球同一天被韩国“双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由此看来,日韩并不满足于只在足球上压制我们。
虽然有些项目是中韩、中日直接对话,但来自西亚和南亚的黑马也具备较强的搅局能力。女子一万米的那个印度选手就是最好的例子,已经在西亚不算强队的阿联酋男足闯进亚运会的男足决赛,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运动员让人看到了曾经的世界体育霸主苏联的影子……单个国家或许难以撼动中国体育的地位,但他们联合起来,兵分数路向各个阵地杀来的时候,“起义”很可能就成功了。
中国体育取得的荣誉值得肯定,但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要认清形势,要看到优势项目的提升空间(毕竟我们在奥运会上还要面对欧美列强),也要充分挖掘弱势项目的潜力,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要加大普及力度,当日本和韩国的孩子们正在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玩”的时候,我们也要做出有力的回应。闭幕式当晚,韩国十分钟表演上,演员们一声响彻羊城的“大韩民国”的怒吼,似乎是在向我们发出挑战。
中国体育,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别忘了,四年后的仁川,是他们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