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命令”,是责任的“集结号”,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一次“大考”。直面疫情的严酷检视,我们看到了太多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凡人善举。他们中既有在科研一线开展攻关,老骥伏枥的院士,在抗疫一线用青春,甚至生命守护病患的90后、95后白衣天使。也有默默无闻奉献在楼宇街巷之间,为市民24小时服务的街道干部、志愿者和人民警察等等。正是一批批无名英雄的革命道德让中华民族精神、新时代人民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对疫情有了足以自豪的回应。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依然有民众的道德素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不符,与疫情防控违和,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目标还有不小距离。公民道德发展不一致、不均衡现象尤为值得注意。
首先,广大党员干部甘于奉献、众志成城。但个别行政官员政治道德素质不高,官僚主义顽疾依旧,存在明显的不一致现象。
行政官员作为掌握并行使公权力的服务人员,“善治”是其依法行使权力的关键指标。具有善治能力就是最大的政治道德,因为善治的终极目的便是“治而为善”,把党和国家的善政贯彻体现到自己的行政服务中来。疫情爆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为了人民的安康,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全力抗击疫情,成为一面移动的党旗。期间涌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他们无愧于人民的嘱托。然而,个别干部却没有交出合格的历史答卷。究其缘由,他们还是没有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摆在第一位,没有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装在心里。恰恰相反,他们视权力为瑰宝,拿职位当“金刚罩”,官僚主义思想依旧。其中既有云南大理截留外省防疫物资留为己用的胡作为,也有湖北孝昌冲入居民家中,对打麻将的一家三口抽耳光的乱作为,还有拒绝下沉一线,甚至是临阵脱逃的不作为。这些都是政治道德素质不高,现代治理能力缺失的反面典型,不仅没有起到正面防疫作用,反而引起社会民众的强烈反感。
其次,广大人民群众高风亮节,万众一心。但一些民众公德缺失,视法律道德于不顾,道德素质不均衡现象突出。
无论是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的爆发初期,还是逐步稳定的当下。始终有一大批“最美逆行者”,高风亮节,胸怀革命道德,忙碌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他们中有院士、医护人员、军人、警察、社区干部,也有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者组织。尽管身份不尽相同,年龄差距悬殊,“战胜疫情,为国担当”却都是对他们最佳的道德阐释,让令人动容的故事不断出现。但令人遗憾的是,也有民众视法律道德于不顾,肆无忌惮地破坏公序良俗,不断击穿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红线。他们中有人大发疫情横财,疯狂倒卖口罩等宝贵防疫物资;有人刻意隐瞒病情致多人感染;有人在门把手上大吐口水,谩骂送菜上门的志愿者;有人殴打防疫一线的医生和社区干部,更有甚者摆出了一幅官老爷的架子,强令正在抢救病人的护士去打扫厕所,可谓丑态百出。凡人善举与恶人恶行,尽收眼底。
疫情犹如一面明镜,照出了民众心中的真善美,也毫不留情地揭露了假丑恶。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提出了“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的总目标。对照这一目标,面对本次全社会公民道德的“大考”,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公民道德发展中突出的不一致、不平衡现象,亟需教育,弥补短板。
比如,要实施精准的公民教育。聚焦领导干部和民众中的正反典型事例,以事例为靶向,以社会舆论为工具,强调教育的实效性,把疫情视作动态的公民道德教育“大课堂”。反观以往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线上与线下分离的弊端,可以积极利用疫情中涌现的英模人物进行责任教育、家国教育;用反面事例进行法律教育、公德教育,以此开展全社会的自我教育、批评教育、让疫情成为“接地气”的大课堂。
再比如,把公民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公民道德教育以“德”为魂,以思政教育以价值观为纲,二者可以围绕此次疫情合力开展公民品德、法律伦常、家国责任、命运共同体教育,产生共鸣,夯实认同基础。对英模人物要及时表彰、对道德失范要火速谴责,甚至诉诸法律,形成体系化的社会合力。
还有,要着力培养民众的志愿服务精神。奉献与服务是志愿者工作的要义,也是社会成熟度的一个鲜活指标。与重大疫情抗争,党的坚强领导、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重大优势。而在这种优势中,每一位公民志愿服务的自觉意识和自发服务实践是重要的策应要素,也是彰显大国公民道德素质的具体表现。所以,未来有必要在公民教育中着重突显志愿服务精神的积极培育,建构动态、弹性、灵敏的志愿服务体系。完善这一社会治理的柔性组织,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
疫情终将过去,但“大考”理应成为一种社会道德的鞭策意识,民众的习惯思维留存于人们心中,不应忘却,也不能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