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不拥挤的心

文字:一个人的村庄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3-22 点击数: 分享至:

    连续几天过着拥挤的日子,就这样早早结束了考试的生活。离全校放假还有一个星期,趁着所有人还在忙碌的时候,我悄悄地坐上了往返城市的车。

    回家,这是释放心情的一个好办法。家在城市之中,很近也很远。从宿舍出来,走了20多分钟的路,在大学城北上了地铁,万胜围换乘2号线,纪念堂浮出地面,再懒散地挤上拥挤的公交车。一切都没有改变,路的方向,徘徊在黑夜与白天的色彩,摇曳的梦一般的线条,打铁铺传出来的车子的节奏,流窜的风的声音,还有离落的心情。

    年末,毫无方向地处在这个繁华的大都市,赶上了春运的浪潮。回家的前一刻,下定决心发了一封邮件,报名参加了服务春运的志愿活动。关了电脑,就这样上路。

    一个人坐车,一路上一直沉默不语。犀利的风,从远处不断地灌过来,一点一点把嘴唇的红吹薄。这段沉静的时光,口腔里有些东西在发酵。

    列车开到了客村站,拥挤的人群,所有擦肩而过的分子开始重新组合。一位老太太上了车,站定,并不东张西望。我起身让了座。

    再往下走第几站,似乎心中并没有位置,但属于自己的那段距离,却可以用心丈量。和列车上所有人一样,这一路,有一个点,我始终绕不开,也无法逃避。

    下一站,车门打开了,上来几个农民打扮的中年人。对于这座城市来说,他们的包袱有点重:拉杆行李箱、鼓鼓的大背包、沉重的旅行袋、满满的心,或许还有嗷嗷待哺的怀中婴儿。车上的人都纷纷侧身或者缩脚让出一个地方给他们放行李,虽然有些人不太情愿。上来的人,他们的神色充满喜悦,谈话的声音似乎大得有点夸张,而且显然毫不掩饰,但我看得出他们的小心翼翼。小心翼翼,似乎是因为无法理解这座城市的节奏和公开的秘密——一些融入城市人生活的细节。

    他们在谈论归家的行程。简短的对话,似乎不经意提起了某个人,某些事,勾起了彼此对于家乡这一年来种种变化的猜测和遥想。我轻微地笑了一下。这种笑意,在心中不经意间勾勒了相同时点上的两个不同世界,关于他们和我。我感受得到,匆匆走完背井离乡的一年时光,在此刻,在这段路途上,他们是最幸福的,因为他们也拥有了一个始终绕不开的点。

    黄昏时候回到了家,百无聊赖之际便搬了张椅子坐在家门口,直到阳光斜斜地照在了脸上,眼前急速涌动着刚刚下班的人群。我起身穿过了人群,走向了家对面的公园。望着微弱的阳光照在阔阔的湖面上,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枯萎的荷叶,心情就像被阳光压低的天空一样,冷冷的,像生了病。

    一家人围在一起高兴地吃了晚饭。等到父亲开车出去后,我便萌发了回校的念头,生怕父亲回来后又对我说,“要是没什么事,便在家里住下,在家里,总比学校好。”和母亲说了几句后,我怀着略显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家。

    坐公交车时,又遇见了三五个拎着大包小包准备归家的中年人。他们脸上喜气洋溢的神情一下子吸引住了我。干净,自足,这好像成为了这一群人的标志。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呢?我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流浪者大街。巴塞罗那格外引人注目的主题风格:流浪,它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自由和平静,像是一座城市的力量,此时正映照在我的眼眸中。

    想起了自己。像我这样的人,自以为久居城市可以成为一种唾手可得的生活,但安静下来时,才发现也只不过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波在城市之中。与流浪者相形,与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相比,无疑缺乏了勇气和自由,自然也很难享受到生命的阔达。

    前不久,广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落选,市委书记朱小丹直面距离:市民不满意,拿牌没意义。依我看,对于广州这个拥有数以千计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来说,仅仅是市民满意还不够,要做到人民群众满意了,广州拿牌才拿得心安理得。

    接近年末,城市可以拥挤,公交车可以拥挤,时间可以拥挤,但我们的心,一座城市的胸怀,不能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