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一个让人怦然心动的音符。它包裹着希望、梦想、清纯、自由、快乐的元素,每一次的谱曲都有着最为和谐的听感。它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时间与空间的汇聚,它是心灵最珍贵的浪漫与幸福的记载。然而青春也放进了钟表的铜针里,随着脉搏有序地跳动,随着秒针均匀地叩响,一点点远去,像一件华美的外衣,随着微风伸展、翻飞,同时一点一点脱离身体,留下的是岁月的皱纹,是成长的印迹。
回望着人生的20载,这之间的灵光闪闪、妙想连连早已在时间的夹缝里风化,不留一丝痕迹,而我的成长尽管有着太多的坚持、太多的自我,却也只露出循规蹈矩的外表。我的成长似乎是沿着长辈的那条经验轨迹,只不过这不是一条太平滑的轨迹,道路是由小小的分叉组成的,只不过离得太远,那些自我都看不见了。因而许多自我更多地是验证“经验”的正确和青春的冲动。“你还太小,你还太年轻”这样的语句何曾不是对青春的讽刺。我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又是错的!
青红,一个悲哀的单纯的女孩儿,她有自己的梦,可是在家长眼中这是青春短暂的虚无、是青春青涩的梦想。留在贵州,和相爱的男孩儿就过着简单、平静、踏实、温暖、幸福的生活有何不好?老公是一个零件加工工人,自己做着简单的技术活或者做一个老师,穿着素气而舒服的衣服。每天下午给老公打好洗澡水,为他换上干净的家居服,清洗深蓝色的工作装;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遛弯儿。老公坐在炕梢看着报纸、喝着茶水,自己在炕头织着毛衣;两个人时而议论者新闻内容,时而探讨一些生活琐事,时而计划一些未来的小小梦想。两个人微薄的工资足以满足两个人的生活所需。她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不是牺牲,不是委屈,是初恋带给了她最纯净的爱的美好。因为和爱人在一起,处处都是天堂,所以青红愿意留下,愿意幻想并为这样的生活努力着。所以他对父母的“破坏”进行沉默地反抗、反抗、反抗,无力地反抗。她孤独而无助地望着现实的残酷,她多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帮助她完成梦想,但那个人做了什么?指责、强暴……
梦镜摔碎了,碎片反射着悲哀的残破不堪的自己。青春的泡沫破了,每一滴水珠都幻化成了一滴滴血泪。
其实,看看青红周围的那些人。父母、小根,他们都是爱着青红的,只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错误或是极端错误,悲哀的结局伤害了所有人。其实,换一个角度,如果青红证明自己的决定的正确性;如果青红和小根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幸福,可能一切的矛盾、悲剧就不会发生。所以,任何一种悲哀的发生都是由所有当事人决定的,不是其中一个人或几个人促成的,是由于不正当的表达方式和处理方式导致的,而这才是真正的悲哀所在。
换个角度,如果青红回到上海呢,她的生活会是怎样?自己努力成为一个月薪10000的小资产阶级,嫁给一个品质好有理想有事业的青年。享受着高雅的品质生活,自己有自己的兴趣和事业,自己有自己广阔的视野和交际。每天发展着自己的小理想,每天践行着自己的小幻想,每天体悟生命里最珍贵的安宁。每天坐在茶室里品茶、看书;进入高温瑜伽室练习着舒展身心的瑜伽;自己烹制精致的美食摆成漂亮的一桌。时而坐在东方明珠对面的高层精致餐厅的落地窗旁边和好友或爱人吃着各种美味且赏心悦目的食品,谈论着生活里的各种变化和感悟。定期和老公自驾游,在自然山水中品味单纯的美好。带着纸笔和相机出游,用双眼看懂这个世界,领悟生活之美。
两种不同的生活带来的是两种经历、两种体味、两种观感。后者的生活五彩斑斓,前者的生活清静素雅,然而我们知道一张五颜六色的纸旋转起来所呈现的颜色恰恰就是素雅的白色,因而我是不是可以说,后者更倾向于观看整个世界,拓宽视野广度;而前者更倾向于关注自己和自己生命本身,具化自己人生的深度。两者各有利弊,各有精彩。
如今的我正值青春,在感叹过去匆匆岁月的同时,我也在努力地远眺未来,希望用自己的画笔勾勒出最最特别的人生,要让它具有自己的特色。面对青春的种种,我只想让自己的自由淋漓尽致地发挥,淋漓尽致地渲染。不再像以前那样畏首畏尾,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要成为的人。
爱,让我们的心里多了许多的希望,多了更多的憧憬,体味着爱的幸福。所以我认为,一对恋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决定生活的轨迹,固定的两个人,固定的两家人,但生活的情景和内容却不是一层不变的,自给自足,用行动证明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人生,而这就是父母眼中最好的选择。
一段青春的痕迹以“青红”的名义在渐渐风化,留下的是心中无尽的追忆和 理解,翻飞的是自己对青春和爱更加执着的期盼。青春,我要以我的方式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