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蓝山的气质

文字:郭光华 图片:网络 编辑:梁玲华 发布时间:2016-05-05 点击数: 分享至:

澳大利亚的蓝山( Blue Mountain)位于悉尼以西约百来公里处。这是一道长长的山脉,也是澳洲东部最高的山脉,延绵耸立颇为壮观。

顾名思义,蓝山即蓝色的山。以颜色命名的山,中国著名黄山也是。但它旧称黟山,因其山崖颜色近黛黑,改名黄山是随黄帝姓了。而这蓝山,真正是以其蓝色闻名于世的。

蓝山的得名缘于满山的桉树。在阳光下,桉树叶会挥发出浓郁的油雾,这种油雾经阳光折射便形成蓝色的雾霭。蓝山因为面积广,桉树覆盖浓密,所以阳光下不仅山谷里有一层隐隐的烟雾,就连半空中也弥漫着蓝色的云雾。视线所处,整个儿都充斥在蓝色的氲氤中。上世纪50年代,刚登基不久的英国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来此游览,年轻的她为眼前这片瑰丽的景色倾倒,久久沉浸在这梦幻般蓝色世界里,不禁脱口而出称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站在伊莉莎白女王当年的观景点,眼前最近的风景为三姐妹峰。三块巨石并排屹立于山崖之上,宛若三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她们身材略有高低,据说都在900多米出头。神情端庄,肩并手挽,冷艳傲世。她们的对面,就是博大空旷的一片蓝色山谷,只有极远处有一道山脊逶逶然勾出苍穹下的轮廓。

这三姐妹峰就这么兀立着。面对这样一片浩瀚的蓝色,她们显得有些形单影只。三姐妹峰这类峭立的山崖,以湖南张家界最多。置身那天子山主峰,举目眺望,无数石峰如千军万马奔入眼底。你仿佛能听到战场的马嘶人叫之滚滚声浪。而在蓝山三姐妹峰这儿,呈现的是一片宁静,一种神秘的宁静,一种涤人肺腑的宁静。

相传在很久以前,当地土著家庭有三位美貌的姐妹分别同时爱上了异族部落家庭的兄弟三人。因为两族之间不能通婚,她们的恋情引爆了两族的战争。当时有一位巫师为了三姐妹免受战争之害就把她们变成石头,承诺战争结束后再把她们变回来。不幸的是巫师自己战死了,无人将三姐妹再变回来了。她们只能这样屹立着,朝朝暮暮地面对这一片辽阔的蓝色了。

这一凄美的传说令人生出不少唏嘘。不过在我看来,能长长久久地浸淫在这样一片蓝色之中,也是这三姐妹的造化了。

蓝山的蓝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很难调出,在自然风景中极少见过。它蓝得深邃,深邃得庄重从容;它蓝得发暗,暗得有些恍惚而神秘;它蓝得浓厚,真是浓得化不开。我感觉,它已经不是一种色彩而升华为一种气质了。

这是哪样的一种气质呢?我毫不犹豫地说,这是属于男人的气质。或者反过来说,他就是一气质男人。当然,他不是那种风流倜傥的年少,也不是那种故作深沉的范儿。这种气质,是一种绚烂之极复归平淡的男人气质,是一种率性随意而又不失稳重的男子气质。它没有艳丽,没有灿烂,就像明海威笔下《老人与海》中的那位桑提亚哥一样,外表毫不起眼却浑身冒着英雄豪气。

伫立于这片深暗的蓝色面前,心情不禁渐渐沉静下来。视觉神经传递过来的光与色彩,无声地渗入五脏六腑。阳光下激发的蓝色云霞,充斥于山谷中,似流动,若凝固;如烟霞,如碧玉;动而不飘,满而不溢。久久观之,蓝山之外的世界已不存在,身心早融化于这片天地。

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千姿百态,精彩各异。有些是以形状神态闻名,或酷似我们身边的某些品物与情景,或完全异乎我们的日常世界与阅历。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而另一些景色,它意态难绘,真有点像古人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但你却能实实在在被它陶冶,被它牵魂摄魄。蓝山的气质,即属此中之上乘矣。

                             2015年12月15日于美国库比提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