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麟教授生于浙江嘉兴,曾任中山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教务处长,于2002年6月奉调广外,任副校长。他长期主讲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类本科与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从1994年起招收经济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管理。他还是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是我国较早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学者之一。
严谨授业
学风教风严谨,是学生们对董老师教学的一致评价。 “资本论”是他给经济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讲授的一门学位课,这是公认比较难讲授的课程。但他往往能在对原著的深入解读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提出的问题以及高校教学中产生的某些对这部巨著的挑战,深入浅出地讲解《资本论》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直面普遍存在的某些关键性质疑。
如有人质疑马克思的学说只讲劳动创造财富,不讲其他要素的作用;董老师就会马上明确指出,事实恰恰相反,马克思从来都反对把劳动看成是财富唯一源泉的观点,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并且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针对“哥达纲领”中的错误而重申“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指出还有其他包括自然要素在内的多种要素的参与。他强调对经济现象的辩证思考,防止偏激的观察和判断,学风教风之严谨可见一斑。
传道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董老师的最佳写照。他常常教导他的学生,对于社会上一些不懂装懂的批评,一定不能跟风,要慎思,要明辨,但前提是要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人格修养。班级讲课中,他反复提醒学生们,西方的经济与管理的教材与专著,有不少值得借鉴吸收之处,但也会存在瑕疵甚至糟粕,还有的则反映其世界观的偏颇,因此读书一定要带审问的头脑去读,用批判的眼光去思考,否则“开卷”未必“有益”。
为鼓励研究生进行创新性思考,他在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课程教学中,总是极力主张学生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他说:“研究生不能仅满足于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必须锻炼出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要提升自己学术驾驭能力,或者在实际经济工作中成长为领军人才的能力,必须能够提出问题,因为发现并提出问题,是领导型人物基本的必备的素质。”所以,他给予课堂上敢于发问的同学特别的奖励——记入课程的平时成绩。不论该问题如何刁钻,只要问题本身能够成立,就得到老师的赞扬。
亦师亦友
亦师亦父亦友,这个说法用在董老师身上是极为贴切的。董老师除了为他的研究生们授课、解惑、指导论文外,还关心他们的工作与生活,表现出师长之情、父辈之爱与朋友之心。
对于即将毕业的研究生而言,如果不攻读博士,就业便成了头等大事。董老师看出学生的焦虑,经常帮忙出谋划策,且常常是因才施策,告诉学生要学会自己营销能力,提高求职的成功率。而当学生面对难以抉择的就业岗位时,他又会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工作能力给出具体的分析与建议。仁师如他,还常常出手为学生就业“救急”,令受助学生感恩在心。
对学生的关照早已成为董老师的一种习惯。他曾经给家庭贫困的研究生送新衣服;给中秋节留校研究生送月饼,或者把快递送来的月饼,让学生代收并“代吃”。因此,一些学生会把董老师称作“师父”,甚至在步入婚姻殿堂时,不忘请当年的导师当他们的证婚人。而董老师似乎挺享受“亦师亦父”角色,他觉得这是学生和自己感情深厚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