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0月9号上午,应邀来我校讲学的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站长童兵教授,在广外南校区F408做了题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新闻改革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和未来任务》的演讲,现场座无虚席。童兵教授针砭时弊,为听众上了一节生动的新闻改革课。

现场座无虚席(图/胡烨)
出席本次讲座的嘉宾有佛山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我校副校长方凡泉,校人事处领导,新闻学院院长郭光华以及学院党委书记胡文涛。讲座由郭光华主持。
“我从来不说假话”
讲座开始前,方凡泉代表学校向童兵颁发了客座教授的聘书并赠送了纪念品。在接过聘书时,童兵直率地说“我会珍惜这个荣誉,尽己所能,能做多少工作就做多少工作。但是大家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我时间比较少”,教授的坦诚让人耳目一新。

方凡泉向童兵教授赠送纪念品(图/胡烨)
接下来他自嘲到:“我从来不说假话!在一些人眼里,我就是块顽固不化的石头!”原来,童教授曾每隔一段时间就给中宣部写信或者打电话,针对当前新闻现象针砭时弊,毫不讳言。
开坛首谈时事 评论先声夺人
演讲伊始,童兵教授就从当前的时事热点切入,吸引了听众的注意力。他提到,今年12月党中央将举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的大会,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来的经验并商讨今后改革的方向,“改革开放走了30年,成就很大,但目标还未达到,农业改革、工业改革仍亟待突破”。
在谈到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时,他提到,中国将从明天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在美欧六国联合救市的背景下,中国此举是有积极意义的。”
深度剖析改革现状 批判思维展现教授风骨
演讲中,童兵详细地从“思想解放为新闻改革提供了原动力”、“用观念更新引领新闻改革”以及“新闻实务的切实改进”三个方面详细地剖析了主题。而在讲到任重而道远的新闻体制改革时,他大胆地表示,目前已到了党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再不进行改革,党报的地位将被非党报取代,从而丧失了影响力。

深度剖析展现教授风骨(图/胡烨)
面对中国新闻行业改革发展的现状,童兵教授犀利地指出了改革面临着观念的回潮、业务的倒退等令人担忧的趋势,对于当下行业内存在的“事业化”与“产业化”两分开的趋势,童兵教授分析了其“不可操作”性,同时指出,传媒集团和部分传媒的行业垄断将制约改革深入和市场的平等竞争。
高屋建瓴提建议 寄寓改革做总结
最后,童兵教授对深化新闻体制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童教授表示,要适当扩大媒体的自主权,使传媒领导人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国家保障出版自由,“放水养鱼”,用市场规律支持新闻媒体参与“有生有死”的市场竞争,同时用体现国家意志的新闻法取代目前尚不完善的相关政策。
“30年的改革,已经让我们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上,在新闻改革这条路上,我们已走了90里,然而正如古谚所言,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这10里,是最难走也是最具挑战性的”,然而童教授仍表示,希望通过上述针对性的举措,推进新闻界已有的改革,实现目标。

听众被童兵教授的幽默所感染(图/关洁灵)
童兵教授对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高屋建瓴的分析,给在场师生上了意义非凡的一课。其富有批判性的学者思维、眼光、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染了听众,广外师生为其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童兵教授简介:
童兵,男,1942年11月26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1年和198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香港树仁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顾问,美中传媒交流研究中心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北大学、湘潭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童兵教授现正主持国家教育部“十五”重大课题中国新闻传媒舆论监督历史使命与操作机制研究、复旦大学课题新闻舆论导向与公民环境意识。 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国家教委表彰为“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次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