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三剑客”北校畅谈南极探险环保行
文字:记者 谢琳琳 实习生 陈丹丹 林桑桑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10-10
点击数:次
分享至:
本网讯 10月9日,著名的南极“三剑客”—— 何灼强(“九破一超”世界纪录的世界举重冠军)、陈险峰(广东骏丰频谱公司总裁)、黎宇宇(广东科学探险运动俱乐部CEO)一行三人齐聚我校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与我校学生畅谈其南极探险与环保之行。
本次活动作为文化科技知识百讲系列的第113讲,由校团委及高级翻译学院主办,校绿色先锋环保协会承办。校团委副书记谢秀兰、翻译学院党委书记梁学宏、绿色先锋环保协会代表、广东药学院等兄弟学校的环保协会代表等出席了本场活动。本次讲座以座谈形式举行,分为嘉宾座谈、观众提问、现场抽取幸运观众等环节。其中嘉宾访谈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
“三剑客”会师 一拍即合
很多人都对这三位活动领域迥异的人士能走到一起并共赴南极宣传环保的原因感到十分好奇。据了解,他们分属体育界、商界和传媒界(黎宇宇曾为资深记者,曾任《信息时报》总裁),为什么会同时钟情于环保事业,并迷上了南极?

“三剑客”一拍即合(图/洪虹)
曾到过南北极及珠峰的黎宇宇谈到,早在2002年8月,他作为随团记者跟随中国科考团去过北极,2006年时他又去了那里,北极地区生态的迅速恶化令他震惊。两次北极之行,加上后来看到关于爱斯基摩人在捕获的海豹的胃中检验出农药成分的新闻报道让他感到痛心疾首,他激动地谈起当时的感想:“如果有一天再去极地,我一定要以一些行动来提醒大家重视环保,同时也告诉世界,中国人在关注着环保事业!”
从那时起,他就决心寻找同道者一起到南极去宣传环保。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陈险峰,初次见面,双方就关于环保话题畅谈了一个上午,并且“一拍即合”。第二次“一拍即合”发生在何灼强何冠军在网上看到有关消息之后。至此,南极“三剑客”的队伍正式形成。
“想上岸?带马桶!”
谈到南极的脆弱的生态以及对赴南极科考探险活动的严格规定,陈险峰表示,为保护南极生态环境,《南极条例》的各项规定严格而精细。
“三剑客”乘坐俄罗斯的科考船赴南极,但在靠近陆地地区的冰山林立,船若继续前进则可能触礁,因此他们必须要靠皮划艇靠近陆地,并被吊车吊到岸上。陈险峰谈到,“上岸时,什么都可以不带,但是马桶绝不可以不带!”

陈剑峰谈及南极生态(图/实习生 张意)
他解释说,到南极的人不能将任何生活垃圾或是排泄物留在这块最后的净土上,为了维护南极生态的“安静”,他们“连微生物也不能留下”。因此,每个人上岸之前都要用消毒水清洁靴子。
向企鹅Show中国广告牌
此次南极行,“三剑客”在环保宣传上花了不少心思。从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等候登船之时,他们就开始以“中国公民”的身份及形象进行环保宣传。他们打出了中英双语的环保广告牌,做了标有九国语言的漂流瓶,并为同行者用中英双语朗读倡导环保的“一封信”。同行的各国科考员及探险者对此反响强烈,好评如潮。那块象征中国民众热心环保的广告牌被三人沿途展示,黎宇宇风趣地说,“我们在南极上岸后,见到企鹅也要拿出我们中国的环保广告牌来骄傲地向它们展示一下。”

黎宇宇介绍北京之行(图/洪虹)
而陈险峰则谈到,人是不准主动接触南极动物的,但如果动物主动接近则是被认可的,因此,“三剑客”常常“躺在山坡上等企鹅主动找上门”。
“你们若去南极,我送一套礼”
在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问答后,身为医疗保健品公司总裁的陈险峰表示,“在座的同学如果要去南极,打电话联系我,我送你们一套礼物”。他解释说,因为在南极常常要负重前行,常常汗流浃背而且易于劳损,因此他将送想去南极的同学一套由其公司生产的频谱排汗内衣,以及一副保健仪器作为支持。这个承诺博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陈险峰还热情赞扬了我校环协的同学,称赞他们在追求个体进步成长的同时不忘为社会服务,创造社会价值。

现场同学提问(图/实习生 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