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MBA讲座:周南分享中美营销差异

文字:通讯员 周丹 关家龙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9-03-24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3月20日晚7点,由我校MBA教育中心推出的“新视野-2009MBA国际名家系列讲座”在北校区六教103室课室正式启动。该系列讲座旨在拓展视野、启发思维、分享国际名家管理智慧和成功经验。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主任周南教授应邀主讲新视野第一讲之“中美文化和营销差异”。讲座由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易明主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杨晓燕、MBA教育中心主任助理马绍壮出席讲座。


周南教授精彩演讲

  “兄弟如手足,夫妻如什么?”讲座伊始,周南通过这个耐人寻味的开放性问题吸引了现场观众。随后,周南幽默地把人分为四类,即华人、香蕉(黄皮白心)、外国人和番薯(白皮红心),从这四类人所折射出的思维跨度来分析中美文化的差异。

  周南指出,以黄河文化为根基的中国人注重情理,而深受五月花号帆船文化影响的美国人则更崇尚法理。另一方面,受儒家主流文化影响的中国形成了尊卑有别的等级社会,人们讲求的是对上负责。而在信仰基督教的美国形成的是一个没有高低之分的平级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个人主义盛行,人们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周南由此指出中国人交往追求的是“情感至上”,而在美国“利益至上”的交往原则也已深入人心。


讲座现场

  在对比了中美间文化差异后,周南切入本次讲座的重点——中美营销差异。他从营销策略、营销重点、营销目标等三方面生动形象地为观众剖析了中美营销的差异。他指出,中国式营销是情理营销,美国则是法理营销。在中国,商场如情场,买卖双方讲求情面,以至于很多时候是顾客“买人情”,卖主“赏人情”。在美国则商场是商场,对于买卖双方最大的真理就是“利”,所以他们可以抛弃情面谈价钱。

  他同时指出,尽管中美双方的营销理论存在差异,但最终都是异路同归的,彼此之间需要互相借鉴与不断完善。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两国更应该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周教授剖析中西营销差异

  周南旁征博引,风趣横生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最后,讲座在他修改的《我和你》演唱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