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栾栋教授:读书以培养品性

文字:刘佳 陈柏熙 实习生 孙娟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4-26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由党委宣传部、图书馆主办的人文大讲坛第22讲在南校举办,栾栋教授在F208教室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及方法。栾栋曾任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化学科部主任,现任我校外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法国文学文化与比较文学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发表过多部著作。

读书体性——读书乃天下一等乐事


栾栋谈读书

  “什么是读书体性?就是读书这种行为的特性和对读书行为的体会。” 栾栋开篇明义地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可以提高品性,增长知识,激发创意。读书是一种信念,读书是一种艺术,开卷有益是不是意味着读坏书也有益处呢?栾教授对此展开了一番精彩的论述:读不法书籍可以让人知道什么是文化垃圾,知道人性的龌龊,发现人生的反面和陷阱,在鉴别中获得一定的批判能力,在批判中培养鉴别能力。但他又强调,必须先多读好书,有一批好书垫底,才能鉴别、批判坏书,做到“以善制恶,以明透暗,以正驭邪”。

  栾栋是爱书如狂之人。他可以在文革期间手抄被砸掉的和被充当水渠石板的石碑(所谓的金石书),可以在文革时期因救书而遭批斗;他购书成瘾,家政支出一大部分都用于买书,笑言在通风良好的商场十几分钟就缺氧头疼,却可以进罐头盒般的书店长时间地忘我读书。“用心去读书,心也是会思考的。”

读书悟性——读书要讲究方法

  接着,栾栋深入一个层次,向同学们讲述读书悟性,即读书的方法。读书化境始通神,栾栋介绍说,阅读首先应做到博观约取,既可以精通专业、博览群书、约取神采三方面进行正面阅读;也可以对照阅读法,反常道取近而读之,它包括探溯深入本源、联系各科进行折射阅读和对抗性阅读三方面,即寻找其与对立的理论学说进行对照研究,从中找出问题。栾栋对此犹为看重,他强调说,“学贵有疑,道贵在源,理贵逆取。”他还以登山为喻,用三句古诗概括了读书的三个境界,最高的一个是“我在祂中”、“我山乃在祂山中”。


现场座无虚席

读书德性——读书以培养品性

  最后,栾栋介绍了读书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读书德性,读书以养德,培养人的品性、德性。他指出,读书可以成化在内,使人们在智慧、处世、立身、创造等方面给予无尽的帮助;读书有在无中,是积累成果的起点,读书犹如融冰、结疆、集虚,在其过程中提升修养和品位;读书立在悔中,即要求大家在读书中要不断地反思、纠错,这是最重要的,“有悔心则养德,修己,正悟;创于悔后,纠偏才能养正。”

  在问答环节,有同学说到现在的社会诱惑太多,无法静下心来看书。栾栋则告诫大家,要沉着,要有主张,认识到每个诱惑下面潜藏的魔鬼。“要尽可能多地看书,” 栾栋说,“腹有诗书气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