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思政在线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法语/Français 俄语/Русский 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西班牙语/Español 德语/Deutsch 日语/日本語 印尼-马来/Indonesia 朝鲜语/한국어 意大利语/Italiano 葡萄牙/Português 印地语/हिन्दी 泰语/Việtไทย 越南语/Tiếng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广州青年为何不求合适的工作?

文字:何伟立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3-01-04 点击数: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分别于1996年和今年对广州青年进行了大型的问卷调查,询问他们最迫切的需要是什么。其中“有合适的工作”这一项,在1996年有29.3%的受访人选择,到2002年,该数字下降到9.1%。 自由择业,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计划经济时代,分配制盛行,这项权利被压抑了。如今市场开放了,这项权利得到了保障,但青年对“有合适的工作”的需求却下降了。也许一部分人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职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享受到了这项权利的实惠呢?另一项调查显示,每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大概只有50%能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笔者认为,这种需求下降的现象,并不是青年们都各得其所的结果,而是因为有些人在“得过且过”。 市场开放,有了选择的权利,但这种权利是双向的,不但求职者拥有,招聘单位同样拥有。知识经济使社会对人才文化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素质低者的选择范围相应变得狭窄。随着高校扩招,每年涌入人才市场的高等人才越来越多,要在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突围而出已属不易,要寻觅心中所爱更是难上加难。于是,不少人就退而求其次,先找一个安身之业再说。 此外,如今青年的价值观也有所改变,很多人心中成功的标尺是创造“效益”——即金钱决定地位。不就业就无经济收入,对于大学毕业生甚或更高学历的人,若无考研、出国等退路,成为待业者恐怕会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有理想并不等于就有面包,人有时还是得考虑一些很现实的问题。 放弃选择“合适的工作”的原因还有很多,如一些农村的学生为了户口能留在城市,只得违心的选择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有些时候,不是工作不合适,而是求职者不合适。一些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毕业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只是停留在应试阶段,“做的不如说(背)的好”,他们能侃侃大谈理论,但挽起衣袖动手时却“笨手笨脚”,实践能力相当不足。 当然,专业与工作不对口,不一定就是做不合适的工作。因为一些人进入大学时就被“配错鸳鸯”,读非所爱。我国大学的专业志愿选择还处于一种“半计划经济”的状态,选错志愿或被调配专业的学生只能违心地攻读不喜欢的甚或讨厌的专业。他们中的一些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钻研所爱,或有可能踏足适合的工作领域。但其余随应“命运”的,就会有讨厌数学者却以会计为业的情况出现。 “有合适的工作”已不是多数青年的迫切需要了,但据研究所同期所做的另一项 “人生应该追求什么” 的调查显示,45.6%的被访者仍把理想放在第一位。理想,青年还是有的,只是把它放在了精神领域。在“理想与现实,哪一个更重要”的选择中,青年也许更倾向于后者。 (校园网新闻社 何伟立/文 黄婷婷/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