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即将迎来六十周年华诞,六十年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为献礼校庆,我们特别推出“六秩芳华·外教情深”系列专访,聚焦在广外辛勤耕耘十年以上的外籍教师,倾听他们与广外之间的温暖故事,感受那一份跨越山海的教育情怀。
本期,我们走近亚非语言文化学院的裴允卿(BaeYunkyung)老师。来自韩国的她,自2011年入职至今,已在广外走过十四载春秋。在她的讲述中,我们听见教育的初心,看见校园的变迁,也触摸到一段段温暖的师生情谊。

裴允卿(左)接受采访
【对话裴允卿:育人,以自信为核,用传统传情】
在广外执教的十四年间,裴允卿老师始终相信,语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关于成长与信心的漫长陪伴。
在她看来,教育的核心在于为学生点亮心中的自信。语言学习从零开始到自如运用,需要漫长的坚持,也离不开老师持续的鼓励与引导。每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进步、看到自己的成长,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便是持续前行的动力。作为教师,她始终相信:多给予机会、细致观察、及时鼓励,才能让学生从心底说出“我能行”,进而勇敢迎接更多挑战。
多年来,裴允卿老师坚持着两项温暖的教学“传统”:一是每年精心组织中韩学生语言交流会,帮助学习韩语的中国学生与学习中文的韩国学生结成交友对子,许多学生即使毕业多年仍保持着深厚情谊;二是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送上最后一课与一份特别的年糕礼物,以韩国传统方式祝愿他们在考研或求职路上一切顺利。
这些看似平凡却充满心意的教育实践,既守住了教育的根本,也让知识的传递始终带着人性的温度。十四年如一日,裴老师以她的耐心与智慧,在无数学生心中种下信心的种子,也让自己成为他们青春记忆中那道温暖而坚定的光。
十四年光阴流转,她不仅是广外发展的见证者,更是这段温暖变迁的亲历者。从气派的新校门落成,到第一教学楼焕新成为师生“快乐教学与学习的家园”;从智慧教室的电子设备普及,到无线麦克风让课堂交流更自由——那些曾经依靠电风扇驱散炎热的夏日课堂,已悄然成为历史。
在她的校园记忆里,2015年学校50周年校庆时的集体婚礼最为璀璨。五十对新人在操场上许下誓言,沐浴着全校师生的真挚祝福,她由衷赞叹:“这是最幸福的婚礼。”而2025年即将迎来自己结婚十周年的特殊时刻,这段校庆记忆更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从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到人文活动的温情呈现,她所见证的,不仅是校园面貌的革新,更是一所大学在时代发展中始终坚守的人文内核与温暖底色。这种变迁,是广外从“完善”走向“美好”的最生动注脚。
十四年光阴荏苒,她最珍视的,始终是与学生之间那份超越课堂的深厚情谊。回首在韩国的教学生涯,毕业后往往各奔东西;而在广外,这份联结却历久弥新——2010级学生在毕业十年后专程从各地归来,与她共聚校园、重温往昔。那些曾经青涩的面庞,如今已在各行各业绽放光彩:有的在广交会上挥洒自如,展现专业风范;有的在中韩企业中担任要职,成为沟通的桥梁;更有学生在韩国攻读博士学位,发表核心论文后,仍会与她如学术同侪般探讨交流。这些成长,是她教学生涯中最明亮的骄傲。

裴允卿老师参加毕业生聚会
不仅与学生情深谊长,她也深深爱上了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教学之余,她积极投身公共服务,时常组织在穗韩国友人走访烈士陵园等地,为他们讲述广州的历史故事与中韩之间的文化渊源。
这份超越了师生、跨越了国界的情谊,既是她在广外十四年来收获的宝贵财富,也成为她继续扎根于此、传递温暖与智慧的不竭动力。

裴允卿老师组织在穗韩国友人走访烈士陵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