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荣誉感,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我校积极开展2025年“师德标兵”评选工作。经学校评选,马朝辉、严修鸿、吴岩、赵龙跃、胡正茂、侯迎忠、耿卓、徐海、韩永辉、韩景泉(按姓氏笔画排序)10名教师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在庆祝第41个教师节之际,本网陆续推出“师德标兵”系列稿件,讲述10位教师始终坚守育人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生动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理想与担当的生动故事。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谨以质朴的文字向每一位敬爱的老师致以诚挚问候,教师节快乐!
胡正茂,博士,教授,从教30年,先后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学奖”等多项荣誉。2005年8月,从美国回国加盟广外英文学院(2018年9月转入翻译学院),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与学科建设,成功推动广外首个翻译与计算机双学位项目落地,为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新路径。至今共出版英文专著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3项。同时,他长期参与重要口笔译实践与社会服务工作,承担新华社、《财富》论坛、TCL集团等重大项目翻译任务,积极参与城市语言的规范建设,彰显了翻译专家的专业精神与社会责任。
“春风化雨育桃李,笔耕不辍译中西。”在广外,有这样一位教师:三十年来扎根英语与翻译教学一线,以“教即学”的理念启迪智慧、涵养品格;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推动中国学术成就走向世界;活跃于《财富》论坛、城市语言规范建设等实践前沿,以专业之力架起跨文化沟通之桥。他以坚实步履践行师者初心,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中成绩斐然。

授课中的胡正茂
讲台深耕:倾情奉献于课堂高地
2005年,胡正茂放弃在美国企业的优渥职位,毅然回到广外讲台,从此扎根课堂一线。他先后主讲《英语报刊阅读》《汉英语言对比》《国家话语翻译》等25门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其中核心课程超过15门,覆盖翻译、语言、文化多个维度。
胡正茂始终牢记前辈李筱菊的谆谆教诲:To teach is to touch a life forever (教之以心,泽被终身)。在他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到优雅的英文词句,更能和老师一起透过作品探析跨越时空的人性之坚韧与光芒。
学生称他的课堂是“思想的盛宴”:他以《文学与人生》中的英文经典启发人文思考,用自创的“词汇透析法”讲解拉丁词根,帮助学生精准把握词义脉络;他还引入TCL集团的真实翻译案例与《财富》论坛的跨语语境分析,使抽象的语言训练贴近生活脉搏,在现实关照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思辨力。
“教即学”是他始终坚守的教育理念。纵然学识渊博,胡正茂依旧不断砥砺自新,紧随国际时事脉动,常在班级课程群中与学生分享最新资讯,倾心编撰助学资料,悉心辅导,本科教学年均超400课时,助力学子开阔视野,深化理解。这份投入换来丰硕成果:他七次获评校级优秀教学奖、他的学生自发成立“高翻文学文化读写社”,在延续课堂精神中深化语言实践。
育才匠心:一盏明灯照译路
面对学有所成的学生和他们的荣誉,胡正茂谦逊地说,“教育的成功是让学生有机会走得更远。”胡正茂不仅潜心耕耘课堂教学,更倾注心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他长期担任本科生一对一导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业与思想动态,以耐心细致的指导和真挚关怀赢得了学生的高度信赖与尊敬。在他的指导下,学生们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并在综合素质上得到全面提升。
在毕业论文指导与翻译实践训练中,胡正茂对学生要求严格、指导有方,注重言传身教,常带领学生参与真实翻译项目与竞赛,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他推荐多名优秀学生进入新华社广东分社实习,为其后续深造及在香港《南华早报》、NBC新闻机构等单位实习奠定基础。其中,学生郭智威获得“校长奖章”,并在2022年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中斩获二等奖,袁欣获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三等奖,沈琳团队则获得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支持。他还积极推荐学生参与“青年中国诵”等大型文化活动,助力学生多维度成长。一位翻译硕士学生说,“胡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他不吝赐教,每次遇到难题,胡老师都耐心指导,还请业界专家开展讲座,开拓我们的视野。”
正是凭借这份无私奉献与甘为人梯的精神,胡正茂赢得了学校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多次获得新华社广东分社、香港《大公报》等媒体的感谢函,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充分彰显了其卓越的育人风范与社会影响力。
学术登峰:让中华学问走向世界
讲台之外,胡正茂是中华学术国际传播的“摆渡人”。他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将深奥的中华文化精粹转化为世界语言:其中,《Loanword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英译本由国际权威出版社Routledge发行;《Translation and Chinese Modernity》在Peter Lang出版社出版,成为多国高校研究中国现代性的参考书;其《现代汉字学纲要》英文版项目再获2024年国家社科立项。
这种治学精神让他两度斩获校“优秀科研业绩奖”,难能可贵的是,胡正茂在注重自身学术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投入青年教师的培养。他至少5次举办讲座,面对面指导年轻教师申报国家社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从选题、样章翻译到申报书构思与填写,逐一把关、细致指导,帮助提升项目质量。得益于他的耐心辅导,多位青年教师顺利获批国社科基金立项,推动了学科团队的不断壮大。
社会担当:译笔为桥连天下
胡正茂长期参与社会语言服务,担任海南省、广州市等多地英文标识规范专家,参与《广州市公共场所外语标识管理规定》等相关工作的制定与研讨。他多次受邀参与“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新闻中心翻译审校工作,负责新闻材料英译、稿件审核等任务,为准确传达中国声音贡献专业力量。2024年,他承担香港《大公报》“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成就展”约2.2万字宣传文案的英译工作,帮助国际观众更好理解中国发展成就。
在广外校内,胡正茂也承担了多项校务翻译工作,内容涵盖校庆公告、大学章程、讲话稿等。2024年6月28日,深圳会展中心举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现场咨询会人潮涌动,胡正茂代表广外,在展台后迎来一拨又一拨的考生与家长。从上午8点一直工作到活动结束,有人问招生政策,有人关心专业选择,他总是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直到傍晚高招会结束后,他才顾得上用餐。这不是一次特别的“战役”,只是他日常工作态度的缩影——真诚、踏实,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多年来,他始终秉持严谨敬业的翻译态度,将专业能力服务于社会与学校。
三十年如一日,胡正茂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教书育人之志。他以德润人、以学启人、以行正人,用满腔热情铸就师道典范。正如他所坚信的那句箴言:“教之以心,泽被终身”,他不仅点燃了学生的梦想,也照亮了同行的道路。从灯火通明的课堂到人头攒动的咨询会,从万字文案的精译到术语规范的打磨,他用专业与敬业书写翻译人的责任,也以赤诚与坚守温润教育的原野。
他躬耕讲台、潜心科研、服务社会,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诠释师者大爱。胡正茂,用行动证明:教育从不是惊天动地,而是默默守护,是点点微光,汇成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