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师德标兵】赵龙跃:以家国情怀筑就国际治理人才高地

文字:张鑫怡、国际治理创新学院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宾锐光 周喆 张甜甜 发布时间:2025-09-10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为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优良传统,进一步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荣誉感,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我校积极开展2025年“师德标兵”评选工作。经学校评选,马朝辉、严修鸿、吴岩、赵龙跃、胡正茂、侯迎忠、耿卓、徐海、韩永辉、韩景泉(按姓氏笔画排序)10名教师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在庆祝第41个教师节之际,本网陆续推出“师德标兵”系列稿件,讲述10位教师始终坚守育人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生动诠释新时代人民教师理想与担当的生动故事。师者如光,微以致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谨以质朴的文字向每一位敬爱的老师致以诚挚问候,教师节快乐!


赵龙跃,广外云山领军学者、博士生导师、国际治理创新学院院长,兼外交部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自2016年加入广外,他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怀揣着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与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全身心致力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在党建引领、机制完善、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

赵龙跃在莫斯科参加金砖国家学术论坛

2020年1月,一封盖着外交部国际司印章的公函送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函件中明确写道:“将国际治理创新学院作为外交部培养选拔国际治理人才的基地之一。”这份厚重的信任,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国际治理创新学院院长——赵龙跃的足迹。

作为国际治理创新学院院长,赵龙跃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归来,将满腔的家国情怀化作教育上熠熠生辉的星火,照亮着中国青年走向世界舞台的道路。

破局者:从零筑梦,打造中国国际治理人才新高地

2016年G20杭州峰会落幕,全球治理格局暗流涌动。彼时,刚受聘为广外云山领军学者的赵龙跃,敏锐捕捉到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中国急需大批精通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的综合型复合型国际治理专业人才,以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然而,这类人才培养在国内近乎空白。

没有先例可循,他便做那个“开荒人”。赵龙跃紧接着便推动广外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建了国际治理创新学院,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赵龙跃的教学生涯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参与引领全球治理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同频共振。他重视学科建设,努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鲜明的国际治理交叉学科专业,为解决广泛前沿的全球治理问题贡献着创新理论和实践指导。

2017年,学院创建的“国际治理创新硕士研究生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2019年,再获“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的大力支持。教育部《神州学人》杂志曾以整刊篇幅报道其培养模式与丰硕成果,外交部更是将其列为培养选拔国际组织与国际治理人才的重要基地。短短八年,这支“拓荒团队”交出了硬核答卷:630余名硕士毕业生,在从国外合作院校毕业的学生中,超过70%的学生获得了国际组织实习工作机会,其中有20%的毕业生正式入职联合国总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另有15%的同学继续深造于世界名校攻读博士学位。2025年3月,《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刊载的《国际组织里的中国青年》,正是学院学子卓越风采的生动写照。

筑基者:解锁“五位一体”育人密码

步入学院的讲堂,白板上五个蓝色同心圆格外醒目——这正是赵龙跃设计的“五位一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秉持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将自己的满腔热忱与全部精力,毫无保留地倾注于教育事业之中。

赵龙跃是一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师长。他始终将“立德树人,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他言传身教、率先垂范,通过精心打造“中国国际治理高端讲坛”等知名品牌学术活动,邀请我国在国际组织任职的高级官员及国内外在国际治理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来分享其研究成果与实践智慧。学子们得以近距离感受各位专家学者的精神风貌与卓越风范,从而不断拓宽视野,提升理想境界和家国情怀。

同时,赵龙跃也是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教育家。他因材施教,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田,不拘一格地推进学院的顶层设计与教育实践。他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不限专业招生,形成由外国语言、政治、经济、法律和管理等不同专业背景的多元知识社区。他还设立学术指导委员会,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讲学指导,为学生们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复杂国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的实地调研、课题研究以及学术论坛和国际会议等活动,以此提升他们的学术研究、合作交流和组织协调能力。

燃灯者:把中国青年送上世界舞台

春深不语,静水流深。赵龙跃不仅是国际治理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创想者,更是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利用国际组织培养高端国际治理人才的实践者——为拓宽学生“出海”通道,他不辞辛劳,四处奔忙:携手智利大学、菲律宾大学等高等学府,共筑“发展中国家高校联盟”;在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组织的支持下,成立“全球南方研究中心”,搭建学术交流与研究的全新平台;积极推动学院与国际组织和世界著名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和工作提供广阔稳定的渠道。

在学生们心中,赵龙跃既是“严师”,以高标准、严要求锤炼其才;亦是“燃灯者”,他真正为学生们推开了一扇通往国际舞台的大门,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此句不仅是他于《神州学人》上的撰文标题,更是他对所有学子的深情寄望。而今,这十个字已成为见证,一批批学子怀揣梦想,步入联合国秘书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投行等国际组织,心中铭记着老院长的谆谆教诲,于国际会议的舞台上为中国方案发声。

深耕者:把论文写在全球治理的脉搏上

“研究真问题,真研究问题”,这是赵龙跃始终恪守的治学态度。面对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理论体系,他带领学院开创全国首个国际治理交叉学科专业,整合经济学、政治学与外国语言文学三大学科优势,系统开发了国际治理学、国际谈判学和国际战略学等理论前沿课程,打造系统的学术体系。这一创新模式为全球变局下中国加速培养国际治理高端人才提供了高效可行的路径,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宝贵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在“心怀使命担当,服务国家战略”的信念引领下,赵龙跃的学术成就斐然,用行动不断实践着“既要把文章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又要投身于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滚滚浪潮中”的铿锵誓言。2015年,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治理机制与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战略研究》,直指国际规则重构中的中国策略。2018年,他的学术专著《制度性权力: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中国策略》荣获第二十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著作奖二等奖(当届一等奖空缺),2025年,其姊妹篇《制度型开放:统筹国际国内规则》即将问世,成为该领域的又一部里程碑之作。十几年来,赵教授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其研究成果多次得到国家和省部级领导的重视与批示。

在广外云山之麓,赵龙跃的办公室灯光依然常亮。书柜里,《制度性权力》一书与学生的国际组织聘书并列摆放,诉说着学术与育人的双重成就。这位62岁的师者依旧奔波在校园与国际论坛之间,身后紧随的是630余颗已启程的星火——他们带着“五位一体”教育理念铸就的信念与能力,正在全球治理的星河中,点亮属于中国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