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敲开办公室的门,映入眼帘的是杨可专心看书的身影。清爽利落的短发,弯弯的笑眼,让记者们倍感亲切。得知我们的来意后,杨可便引我们入座,伴着室内凉爽的风,她的故事开始了。
杨可
最满意的作品永远都在“下一部”
杨可现任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我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中欧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从事教学工作已有35年,教学、科研可谓硕果累累。来我校工作后,杨可主持、参与14项教改项目,并发表教研论文10篇,出版教材2部,翻译教材1部;主持、参与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但当我们问到她哪一部作品最为令她满意时,她却笑着说:“下一部”。在她看来,知识是没有尽头的,学习也是永远不能停下的,尤其是语言,总是不断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因此,于她而言,于她的作品而言,最满意的永远都在“下一部”。
现在身为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的院长,杨可需要兼顾诸多事情,但她觉得只要热爱一件事,就会用十足的精力去把它做好。她常常说:“时间还是能够挤出来的,关键是你要热爱做这个事情。因为热爱,所以愿意投入,愿意付出。”杨可会主动承担新课和一些难度较大的课程,一方面是因为有时候这些课程没有人上,她就顶上去了,另一方面是杨可认为教授新课是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做语言研究,要学会自己‘逼’自己,因为如果不逼自己去学新的东西,就会落伍。比如,新事物要如何翻译”。说到这,她脸上的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杨可会把每一堂课都当成新课来上,即使这一门课已经教了十几年,每次上课前她还是要备课,并且会研究要怎么讲得特别,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接受。她学生更是横跨了本、硕、博三个层次,这无疑在传授的方法上加大了难度,但是她明白每个阶段学生的需求,并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她会培养低年级学生兴趣,先帮她们打好基础,会调动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她会让研究生自主讨论,表达看法;会根据不同博士生的个性来指导等等。
为了学院、为了学生竭尽所能
“只有真正喜欢这个行业,怀着对这份职业的敬畏之心,才会全情投入,才有可能起到榜样作用。”杨可将老师的职业类比于医生,认为一个老师是否认真教学所带来的影响,虽然不会像医生一样直接地决定性命的存活,但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她说“小时候读书时也是遇到一个老师非常好,心里下决心一定要成为这样的人。”成为一名好老师,就是杨可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她希望自己能够在漫长的教书生涯中,通过潜移默化、以身作则的方式,成为学生们想要学习的好榜样。这一切都从杨可对待工作的孜孜不倦的开始。
身为院长,杨可主持完成了许多工作。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学校的支持下,她牵头西语学院成功申报了四个小语种专业,而对于西语学院,对于杨可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专业一旦开设了,就意味着和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相关的一切都要运转起来,不能停下,因此前期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开设新专业,首先要有专业教师,杨可坦言,这是最大的困难。“在全国这四个小语种的人才非常稀缺,这就需要我们去调研,去宣传,去考察。”
人才招揽到之后,下一步就是培训和使用人才。大多新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自身也需要提高,所以学院对这些引进的小语种人才要进行各种培训。学院所做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让这些新来的老师讲课给我们听,这些语种我们虽然听不懂,但是听课的过程中可以了解课堂教学的构架、思路、设计、板书等,课后再指出一些问题,进行改进。”
教师的问题解决了,紧接着要解决未来学生对外交流的问题,“当家长、社会把学生交到你的手上了,你就得负责,我们都希望这些非通用语的学生能够拥有出国交流的机会,去增长自己的知识、开阔国际视野”。为了这份希望,杨可竭尽所能,动用了身边的一切资源,“我是俄语世界基金会与我校共建的俄语中心的主任,每年去俄罗斯开会的时候,我就发现塞尔维亚、捷克等国家最好的学校的老师都聚集在这里。于是我运用我语言的优势,在学校的项目支持下和相关对象国的一流学校建立校际联系,在学生入学之前就确定了合作项目”。
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和要求下,杨可还主持申报了俄语语言文学博士点,她强调博士点不仅仅只是要带出几个博士生,更重要的是搭建高层次学术平台,使广外的俄语专业得到业内同行的认可。因此,身为博士生导师的他们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举办活动让学生认识国内外学术界的专家,帮助他们拓宽视野。这对导师的要求很高,需要他们提高自身,加强和国内外的联系,同时还要争取话语权,扩大专业、学科的影响力。
做老师离不开“责任心”三个字
杨可已经从教35年之久,但她对待课堂始终如初。在每学期第一次进教室前她仍会紧张,她说“这是源于对讲台的敬畏,对教学的认真负责”,这是她一直秉承的教学原则,用实际行动诠释“师德”二字。有的学生会问杨可反复讲同样的课是否会感到厌倦,她却说“当你面对的学生不一样,受众也不一样时,即使是同样的课讲起来也会不一样”。而且正是于因材施教,教育有方,杨可的很多学生都很优秀,她指导的学生也获得过诸多荣誉。
指导学生演讲时,她会注重很多环节,除了演讲稿要动脑筋写,仪表、仪态和演讲的停顿等细节她都会把关。有一次,杨可指导学生参加在四川举行的演讲比赛,题目是中国饮食。杨可意识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想在这样宽泛的题目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要讲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杨可了解到,参赛的学生是本地人,便指导他通过介绍四川的火锅等当地美食,来凸出自己的与众不同。“能去参加比赛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但在短暂的几分钟充分展现自己不是易事,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给与耐心的指导。”凭借自己多年丰富的经验,杨可一直指导自己的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要有特色、有亮点,才能用与众不同抓住评委们的心。她对教学的热忱和责任心深深影响着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学生们不断突破自己,砥砺前行。
在杨可的眼中,“榜样”,不光只是单纯的教授知识,还应该正确的去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老师是一个示范性很强的一个工作。平常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不经意的给学生影响。比如我在课上也会经常和他们强调责任心,无论什么行业都离不开这三个字。”
除了对教学、对学生认真负责外,杨可还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不仅帮助青年教师提升学历,为他们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还指导他们开展教研、科研,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条件。作为学院领头人,她组建了“西语非通用语教学与研究中心”,制定专家教授精准帮扶制度,重点帮扶非通用语各专业教师的开展提升。青年教师是一股新的力量,杨可一直对他们的成长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敬业,有责任心;有大局,把个人发展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摆正;多向优秀的前辈学习,站稳脚跟,用实力取胜。”
杨可35年来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她身兼多职,但从不忘初心。她是学生们的好老师,也是教师们的好榜样。秉承着对教学的热爱、对自身和他人的负责、对学院建设的憧憬,她一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