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英语学校”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英语教学,当记者们亲临现场,所见课堂教学之活跃完全超乎想象。“周英”的学生志愿者为他们的学员带来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快乐。
良师诤友:朗逸组的快乐教学
下午1:30,老师准时等在广外站。教员APPLE与她同组的TING开始讨论上课游戏的奖品,最后得出一致结论———棒糖。这是她们自己掏钱买的,原本就是义教。目的地是朗逸商务酒店,将近半个小时的车程,那里的学生都是在职人员,分三个班———前台、西餐和基础。课时大概2个小时,中间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
来到朗逸商务酒店,有几个“学生”正在为迎接圣诞装饰大堂,看见老师们来了,亲热的叫着老师们的名字。一个学生看见APPLE,还高兴地和APPLE抱成一团。
前台班又名商务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好,上课前有一个学生主动用英语跟老师聊天。开始上课了,先是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为了让学生们都有机会开口,老师一个一个学生轮流提问。有人迟疑的时候,别的学生会在一旁小声的相互提示,时不时发出阵阵的笑声。而西餐班的教学气氛更是活跃,许多学生都争着回答问题。学生们一个个低头认真做着笔记,几乎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了。
相对于前两个班的活跃,基础班的教学就显得有些中规中矩。学生大部分没有英语基础,一句简单会话往往要反复教上好几遍,进度比较慢,而老师需要有十二分的耐心。该班教员MICK?鄄AEL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今天已经是他在这周的第三次课了,连续三个下午他都参加周英的教学活动。这次,MICK?鄄AEL教的是一个从来没上过课的学生,他将句子一句句写在她的笔记本上,反复的读,反复的问,时不时还提醒她注意使用的场合。在中间休息的时候,这个看上去不善于言辞的学生对记者说: “这老师叫什么名字啊?他太好了。”
课间,组长LEO告诉我,他们会特别留意一些羞于开口的学生,尽量让更多的人开口说英语。为此,他们的ROLE PLAY(角色扮演)环节会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执教一年多的LEO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他在很多基地做过义教。他的一个学生还因为参加“周英”提高了英语水平而升了职。同样是元老级的APPLE则感性地说:“我喜欢这份工作,不为什么,只是喜欢,如果不出意外,我会坚持四年。”
辛苦了一个下午,回去时已经五点多了,他们疲惫的脸上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临走时,老师们在刚装饰的圣诞树前与她们的学生合影,因为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了。正如APPLE所说,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周英给人的充实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在周英的课堂上你能体会到的就是快乐。
老少同乐:老年人学英语也疯狂
12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周日英语学校的基地之一———广州市老干部大学的“English Club”。当天下午是“English Club”的最后一节课,为纪念一个学期以来双方珍贵的相处时间,四位教员和二十来位老当益壮的学员们共同举行了一场生动活泼的“English Party”。
记者一来到现场便立刻被其活跃的气氛感染:英语小品、英语笑话短篇、外语歌曲演唱、民族舞蹈、八卦拳……学员们各显神通,献出丰富精彩的表演。除表演节目之外,还有多种小游戏,如英语绕口令、猜单词等。虽然这里的学员发音并不那么标准,但许多学员表现之活跃更甚于大学生,在踊跃参加的游戏中,都能看到他们热忱的脸孔、认真的眼神以及过人的胆量;台下观众也不时为表演者和赢得比赛的学员欢呼:“Wonderful!”、“Beautiful!”。
市老干大学基地的“周英”课程已经持续了十期,学员们多是年长者,其中年纪最大的有89岁了。教员们摈弃“填鸭式”的灌输,提出“快乐是学习英语的永远宗旨”的口号。教员们备课时除了准备一些单词和句子外,还会精心挑选一篇英语新闻、一首英文歌曲,还有一个等待在学员中展开讨论的topic。上课时,教员们首先为学员们念一篇新闻,通过慢速及多次地念读,以达到训练并提高学员们听力的效果,同时在新闻中穿插教授一些新单词。而后学员们学唱英文歌,并且会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口语:通过围绕当天的主题,进行一个个对话和讨论;通过生动有趣角色扮演,学员们能够在情景模仿中巩固学过的东西。
教员赖晓丽指出,这些学员平时都非常“high”,配合教员的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实际上,教员们还是有那么点“绝招”的,就是只要学员参与了课堂上的游戏,无论表现如何,都可以拿到“星星卡”作为奖励,“星星卡”上每增加一颗小星星,这些老人们都会异常高兴,就像小孩子们上幼儿园时经过努力拿到了老师奖励的小红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