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篇:给你我的热情
他们的学生,从年轻人到老年人;他们的足迹,从社区到山区。他们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只是微笑着,把辛苦甩在背后,自豪地说:“我是‘周英’教员。”
廖立澄:要求回报的付出,就不是真的付出
廖立澄是南校区最早的一批周日英语学校的教员。一直以来,他都坚持一定要用自己所学的来回馈社会,所以他一开始就想报名校志愿者,而在“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周日英语学校。
作为“教龄最大”的教员之一,廖立澄已经参加过好几期的活动,最令他印象深刻是周日英语学校组织的“三下乡”。当时他们到了云浮新兴县的明德中学,教的是初二升初三的学生。虽然只有短短的13天,但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教学还是得到了当地学生们的喜爱。
“和他们所接受的应试教育很不一样,我们注重口语的提高,会经常在课堂玩游戏、唱英文歌等等。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带去了一种新的观念,那就是学英语就是为了沟通,而不单纯是为了考试。我觉得能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更好更开心地去学习英语,是我们做周英教员最大的成就。” 廖立澄如是说。而他们的努力也到了回报,刚开始连一句完整的英文句子都不会说的学生,在由他们策划的大型英语活动上,居然能用英语来主持了。
志愿者工作是一份默默奉献的工作。廖立澄也坦言刚开始时心里会有矛盾,觉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但是后来他想通了,就像一句名言所说的那样:“要求回报的付出,就不是真的付出。”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做得好而不求回报,这才是真正的志愿者。而且,在当教员的期间,他还是得到了很多,如学会了耐心、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良好的台风和临场表现等,还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
“ 作为一个志愿者性质的队伍,‘周英’还面对着如何保持教员和学员积极性的问题。但我相信,在那么多老师的支持和教员们的努力下,‘周英’会越办越好,而且必将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新鲜血液加入我们的队伍。” 廖立澄充满信心地说。
谭丽明:做“周英”的教员,真的好幸福
“每次我一到教室,阿姨就会跑过来捏我的脸,很开心地说,‘你们来啦!’;而曾经是军人的伯伯总会比我们先到,看到我们就会站起来,很正经地和我们握手……他们实在是太可爱了。”谭丽明开心的谈起她在省老干的学员们。
“他们大多是离退休的老干部,其中还有工程师、教授之类的。他们素质都很高,很好学,很热情,很认真。有一个80多岁的老婆婆,每次都会拄着拐杖来上课。”第一次教唱英文歌时,看着台下一片苍苍白发,专心地看着黑板,像小学生一样大声地唱着歌,丽明心里有着无限的感动。
丽明说很多学员都很体贴和照顾她,“虽然这学期很忙,每次去的路上都觉得很累,但回来的时候总是很兴奋,那里(省老干)就像是我的减压所。他们都实在是太可爱了。在那里教英语,一点压力都没有。”周阿姨每次课后都要询问下节课的内容,然后帮忙收集资料,还一直心疼丽明他们回到学校来不及吃饭,总是嘘寒问暖的。
因为很多教员要备考英语四级考试,所以在省老干基地的课已经停了。在最后一次课上,大家很郑重地一个一个相互握手,伯伯阿姨们都很舍不得他们。“他们一直用英语和我们说谢谢,希望我们下次能够再去。有几个伯伯还很认真地跟我说,下次还跟我学。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下学期丽明的课更多,也会更忙,但是她说还是会继续参加周英的活动。“成为周英的教员后,我就一直很想做老师,因为有这样的学生实在是太幸福了。下学期,就算再忙,我也想去。”
学员篇:还你我的感动
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警察、法官、俄语翻译、博物馆工作人员、酒店服务员;他们平时或许忙得不可开交或许赋闲在家含饴弄孙,不管如何,每周总有几个小时,他们与广外的学子聚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学习英语,因为他们是“周英”的学员。
唐婆婆(86岁,市老干教学基地学员):“我参加‘周英’已经两年了,在这里通过玩游戏、唱歌学到了很多英语会话,我现在已经会唱很多首英文歌啦!除了唱歌外,我最喜欢的就是‘free talk’,大家互相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说话,很开心。老师们很热情,教得很仔细,如果你不懂,他们会走过来很耐心地启发你。她们真的很热心啊,每次都早早就来了,午饭都顾不上吃。”
郑伟(小谷围派出所教学基地学员):“去年,为适应大学城管理需要,我们提出‘建设学习型警队’的口号,所以参加了贵校的‘周英’活动以提高民警的素质。‘周英’的教员们热情很高,教学方式方法都很好,对于他们,我们绝对放心。”
潘小姐(南校区后勤办饮食服务部领队):“广外的饭堂,很多时候会有外国人光顾,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学习英语来提高后勤员工的知识面和素质,但参加了‘周英’后,发现收获的不只是这些。我们饭堂员工参加‘周英’的积极性非常高,虽然基本上没什么基础,但他们每次上课都很大胆很主动地用英语交流,员工们变得比以前外向了,同事间的感情也更好了。自从上课以后,现在早上他们都喜欢用‘Good morning!’来打招呼了。教员们和我们的关系特别融洽,我们上课一点儿压力都没有,因为上课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所以我们每次都不舍得下课,很少会准时下课的。”
Jason(蒙地卡罗西餐厅教学基地学员):“我参加过‘周英’的八节课吧,每次上课,我们都就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问,每次老师们都可以给我们满意的答复,他们很热情,很随和,我们上课的气氛一直都很好。”
陈阿姨(市老干教学基地学员):“我前几年在新西兰的时候,人家说什么我都不懂,闹了很多笑话。但是因为在家里我的年纪最大,人就懒起来,什么都不想学。但这个班的学习精神感染了我,人家七八十岁还在学习呢,于是就下定决心要学下去。我觉得广外举办这样的活动很好,老师们都很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