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168期)“奔波族”:面对困难 顾全大局

文字:李文博 阮涵 刘敏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4-11-30 点击数: 分享至:

  “奔波族”是指在南校区任课,并不常驻的老师。为了深入了解他们现在面临的生活、工作问题,记者采访了南北校区两地跑的老师中的几位,分别是郭海鹰老师、赵建国老师和刘桂平老师。
 
  交通:坐车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学校实行社会化管理,到南校区任课的老师须自行搭车。南北校区之间的专线车30分钟一趟,单程需一个小时左右,如堵车,可能延长至两个小时。老师们普遍表示,坐车是个很麻烦的问题。
  刘桂平老师家住在北校区,每周一、三、五在南校区上课,均为上午四节课;周二在北校区上课,也是上午四节。来往两个校区之间,刘老师通常是自费乘坐1线公交车,费时两个小时。 郭海鹰老师住在校外,因为一号二号线时间都赶不上,所以每次只好让她丈夫早上送她过去。老师们经常要两边跑,花了不少时间,对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他们都尽量去克服。
  
  住宿:午休一般靠在沙发上小憩
  南校区教师公寓采用宾馆式管理,供教师周转使用。教师如因教学需要(第一天晚上和第二天早上都有课),经学校安排后可免费入住。教师因非教学需要,也可向学校申请,支付一定费用后入住。刘老师每天上完课后,会于下午四点半左右赶回北校区,午休则一般只是靠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小憩。

 饮食:“教师窗口”提供了不少方便
  目前,教师就餐地点设在第一学生饭堂2楼。但由于饭堂拥挤、时间赶等原因,有些老师没有选择在饭堂就餐。赵老师中午一般买面包上车先垫垫肚子,赶回校本部后再吃饭。赵老师提到,不少老师都有在车上匆匆用餐的经历。郭老师的早餐一般自己带,午餐是自己带方便面或者面包解决的,她说如果饭堂能够送盒饭就好了。
  刘老师的用餐在南校区的学生饭堂解决。刚开始,老师和学生一起排队买饭,比较拥挤;现在饭堂专门开设了“教师窗口”,这一措施为老师提供了不少方便。
   
    建议:交通能更灵活一些
  刘老师建议学校安排固定的校车在合适的时间来回接送,为南北校区两地跑的老师们
提供方便。因为现行公交车的运行时间不太灵活,上午11:50放学(南校区上午8:30上课,11:50放学)后,如有学生有问题请教老师,老师往往会耽搁一阵,结果就可能赶不上12:30甚至1:00的车,只得等下一班。赵老师希望中午的公车缩短间隔时间,增加车次。郭老师建议说,学校最好能够派校车接送,方便住在校外的老师。
  赵老师则表示,希望在南校区门口可以设摊点供应外卖和水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