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驻族”是指常驻南校区的老师。由于大学城今年第一年迎接新生,且南校区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各方面条件都不是很完备,给进驻一族的老师们带来了不少困难。但老师们普遍表示,压力大,动力更大。
工作:晚修制度推行中有一些阻力
南校区4200名新生,面对正在建设中的大学城,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会产生各种情绪,不安定因素也随之而来。晚修等各项新的规章制度在推行和落实中都遇到了一些阻力,但大多数师生都能配合。
交流学院辅导员王军老师说,南校区入住的都是新生,在没有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与引导的特殊环境下,应在重建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及对学校学院的认同感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生活:住宿、饮食显著改善
教工公寓1栋是两人合住一室,学校为老师提供床铺床垫等用品,并保证热水供应,在其他教工公寓还有煤气供应,相比八月份时教工宿舍没自来水供应的情况,现在的住宿条件已有很大改善。饮食方面,饭堂二楼已开设教工用餐专区,并有教工专用楼梯。被访老师表示,教工专区的食品的确有不少改善。
随着南校区周边环境的改善及超市、书店、商业街、餐馆、银行等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备,越来越多的老师周末选择减少出行,在城内休息,shopping、娱乐等。
心理:压力越大,动力更大
老师们对自己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一概淡而化之,反复强调的是应该如何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南校区条件特殊,老师们深知万事开头难,本着“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心尽责做好“开荒牛”。记者了解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老师们的努力,学生对老师工作的理解逐渐加深,认同感逐渐加强。而学生的工作热情、精神面貌及虚心向学的态度也令老师感动,成为化解压力、克服困难的动力,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上,以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为己任。王军老师说:“压力更大,挑战更大,我们就是要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中完善自我。”
老师们化解压力的方法有:体育锻炼、听音乐,或者与学生交谈,在沟通中彼此理解,学会宽容,从而相互配合,做好工作。
南校区学工办的胡昭昉老师对同学们提出希望:珍惜自己的大学生活,读自己想读的书,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过自己想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