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朝群是进入华南地区首个外语博士后流动站的第一人,2004年11月份进入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已在广外工作了四个月。他今年只有31岁,来广外前已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副教授,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或会议上已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和专著。
据了解,谢朝群将在广外工作两年,主要任务是协助合作导师、我校著名教授何自然完成“模因论”课题的研究,以及完成其计划中的博士后研究课题《礼貌的社会实践论》。谢朝群将哲学引入礼貌学研究,这与何自然教授将属于社会心理学范围的“模因论”引入语用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有一致之处。谢-何的研究在多种学科理论之间交叉、互补,具有创新性,其成果将为我国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理论与实践开辟新的途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很大。
在采访中,谢朝群告诉记者,他对能够进入广外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感到很荣幸。没来广外之前,他通过在这里读博士的同学了解我校,听说广外的学术气氛很好,来了之后发觉确实如此。这里的科研环境很浓厚,有不少名师,如桂诗春、何自然、黄建华、王初明等,有很多学术讲座报告,学生们学习都很刻苦。同时,广外的图书资料十分丰富,信息检索设备很先进,并使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心理语言实验室。
谢朝群说,何自然教授在语用学上有很高的造诣,知识很渊博,思想很活跃,一经他指点就茅塞顿开。不仅在科研上给学生以指导,在生活上更是细心体贴。“我从何教授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学术方法、思路,还有做人的道理。”他说。
谢朝群表示,自己的科研进展比较顺利。目前他与何教授正合作编两本书,一本是《模因导读》,主要是讲“模因论”的思想、观点等对语言、教学、翻译等起指导作用。另外一本是《语用三论》(暂定名),即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
何自然教授对记者介绍:“谢朝群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年青人。他这次过来,任务不轻。但他很努力,相信他能完成任务。”
谢朝群说科研已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用心观察,用心思考,你会发现科研就在我们身边。”他说。
目前学校提供给谢朝群两室一厅的住房,但没有私人办公室,在宿舍里要拨号上网。但对于这些不足,他表示理解,“流动站刚成立不久,很多东西要慢慢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