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广大青年要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中收获无限精彩。
在广外,有这样一批青年,他们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勇挑责任担当,乐于服务奉献,砥砺奋斗,昂扬奋进,唱响属于广外人的新时代青春之歌。广外新闻网特别推出“奋斗者·正青春”系列报道,讲述青年学生在新时代激扬奋斗之志、砥砺奋斗之行、挥洒美丽青春的故事。
朱慧伶,中共预备党员,我校社会工作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专项志愿者。获评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21年“广东向上向善好青年”、广东省五星志愿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奖章等。2020年8月,她休学一年参加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项目,服务于茂名信宜市北界镇。她在当地学校开设的社工课堂超过百节,为孩子们提供专业的驻校服务和心理支持,服务了近3万人次,链接资源支持建立8所村小图书室,策划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课堂及活动100余场。
初心化作行动,把爱的种子撒播在粤西山区
“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在北界镇平山小学的操场上,朱慧伶在带着孩子们边跳边唱《听我说谢谢你》。孩子们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的满足笑容,就像信宜山岭上空的漫天红霞。在他们的身后,是一栋三层的绿色教学楼。它不算很高,掩映在一片苍翠葱茏间,承载着这间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
朱慧伶是山区计划“一校一社工”志愿者
朱慧伶对眼前的一切并不陌生,甚至感到亲切。出生于广东韶关的她,从小就读于山区的希望小学。她深知正是有了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自己才得以接受良好教育。在小学阶段,朱慧伶就在心里定下目标:总有一天要走回大山,帮助山里的孩子们。当她在“广东志愿者”公众号上看到山区计划志愿者招募通知时,正就读社工专业研究生的朱慧伶便毫不犹豫报了名。最终,朱慧伶实现了心中的最初梦想,如愿踏上了服务粤西山区的新征程。
山区条件艰苦,但“疾风骤雨”都浇不灭朱慧伶心中对支教的热情。她永远忘不了自己第一次去到平山小学办公室的情景。孩子们都围在窗边,扒着栏杆看她,他们肩膀挨着肩膀,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羞涩又好奇的笑。“我那时就觉得,孩子们太可爱了。”这让她下定决心,要把爱的种子撒播在这些孩子的心间。
发挥专业所学,为乡村孩子带去别样课堂
支教期间,朱慧伶不仅统筹全镇的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课程、给不同的学校设计和安排相关活动,还申请到一所村小驻点亲自教授“社工课堂”。她想了很多“小妙招”来拉近自己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每个班级设立两名“社工助理”,主动给孩子们写信,并认真地给他们回信。有一个小男孩给她写:“小朱姐姐,谢谢你能陪我这个学期,我好开心,我很喜欢你。”朱慧伶知道,自己已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了。
学生给朱慧伶的告白信
如果把支教经历比喻成建造一座高楼,那么朱慧伶的专业所学就是坚实的地基。“我认为社工教师不只是心理老师。乡村孩子们的社会互动少,不懂得怎么与他人沟通交流。这也是我们需要突破的重点。”于是,在“社工课堂”的设计上,朱慧伶结合社会工作的专业积累,为北界镇的学生们提供了普法、历史、情绪管理、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等课程,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会表达自我、沟通他人,建立自己的社会网络。
在教学中,朱慧伶注重用妙趣横生的故事和轻松的游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润物细无声”地让他们接受知识。“我不会用填鸭式的教学,一定要让他们喜欢知识,主动接受知识。”在情绪管理课上,朱慧伶自制了一个大转盘,让孩子们通过情绪猜词游戏认识情绪。“有的人生气的时候会摔桌子,我就引导他们换一种方式排解这种情绪,比如听歌和跑步”。在性教育课堂上,她教孩子们必要的生理健康知识,告诉他们如何保护自己。面对一些捂着眼睛不愿意听的同学,她耐心劝导,把说话的音调抬高,学着孩子的语气,“小朱姐姐怎么会教给大家不好的东西呢?”最终,捂着脸、低下头上课的孩子们都积极地举手发言了,她完成了性教育中的脱敏教育。
朱慧伶用“做游戏”的方式教授课程
性教育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地举手发言
爱的延续、善的循环,让306个孩子有平等阅读的机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服务期满,临走之际,朱慧伶问自己:还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还有什么能帮他们打开外面世界的大门呢?她意识到对于乡村的孩子来说,保持开阔的视野是尤为重要的。看着他们对书籍充满渴望的眼睛,她想让乡村孩子可以拥有同样的视野平等阅读,决定重建图书室。“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们可以代替我继续陪伴孩子们。” 朱慧伶说干就干,撰写了为孩子们筹集图书的推文《在粤西山区,有306个孩子在期待阅读平等的机会》,受到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朋友圈开始了爱心传递接龙。
乡村孩子想要书籍《三国演义》的愿望得以实现
滴水汇聚成涓涓细流,善意相互联结成汪洋。朱慧伶共收到爱心图书1184本,用捐款购买图书约600本,帮助8所村小重建了图书室。捐赠书籍和善款的,一开始是身边的人,朋友的朋友;后来还有企业和社会团体。朱慧伶还培育了几个小小志愿者,尝试建立一支村小图书管理员志愿服务队,引导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志愿者精神,“希望这小小的村小图书室,能成为他们通向外部的一条大道。”
关爱在一来一往中,才能汇聚与升华。“我认为任何公益到最后都应该是精神上的帮助,而不止于物质”。朱慧伶鼓励孩子们给捐赠者们写信,向他们表示自己的感谢,跟他们分享最近的进步。她也邀请捐赠者们给孩子们拍鼓励视频,鼓励他们好好利用资源,努力学习。朱慧伶把捐赠者给孩子们写的信装订成一本书,送给孩子们当礼物。她相信这些“遥远的关切”能给孩子们很多感动和鼓励。“这本书可以陪着他们,好好长大。”
谈及参与山区计划,朱慧伶称这是“终身难忘、不后悔的决定”。她鼓励学弟学妹们用自己所学投身西部地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信宜北界山区,苍劲的山岭间,朱慧伶用青春与爱播下的种子,正在悄悄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