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小平诞辰100周年征文 > 正文

永远的邓小平——观电影《邓小平》有感

文字:梁凌宇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4-08-13 点击数: 分享至:

 邓小平,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名字。这位对中华民族振兴和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巨人,离开这个世界已经六年了。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杰出领导人。在他去世六年零二十天的今天,我们经贸学院全体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电影《邓小平》。这是第一部描写中国当今巨变前因后果的大片。它浓缩并再现了20多年来中国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活和重大历史事件,记载了一代伟人邓小平掌握中国航向的历程;它包含着历史真实的信息、戏剧性情节的信息、伟人不平凡经历和智慧魅力的信息。


    影片一开始,邓小平通过长长的回廊,走向一辆红旗轿车。他的脚步声久久地回荡在寂静的北京西山。轿车沿着林荫路驶了好长一段距离。它究竟要驶向哪里?这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悬念。最后,轿车缓缓地停下了。邓小平下了车,踏上了天安门城楼的台阶。刹时间,鲜花、气球、人们的欢呼声汇成了一片热闹的海洋。镜头拉到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的国庆节阅兵。北京大学生物系81级一群学生在游行队伍走到天安门前面时,突然拉开了一条横幅:“小平您好!”。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冒失的行为,但实事求是地说,这四个字当时在老百姓中的反响,非同小可。而在电影屏幕上,它也给我们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冲击。在座的每个人,无不为之心潮澎湃。这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感叹啊!如果没有切身感受过共和国巨变的人,又怎么会打出如此感人的标语?

    这部影片感人的情节十分多,情理相融每每令人落泪。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当安徽省凤阳县委书记匆匆忙忙地乘车赶回会场,宣布中央第一次郑重地肯定了大包干和“包产到户”的改革行动时,一位农民激动地站了起来大声喊:“邓青天啊!”会场沸腾了,每个人都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悦。上世纪60年代,安徽省全省粮食欠收、城乡均在闹饥荒。凤阳县的一些干部群众偷偷决定把土地分到人,各负其责,包产到户。但遗憾的是,由于“左”的思想迷雾的笼罩,许多干部都确实相信“包产到户”是一个足以颠覆社会主义的魔鬼,所以对它大加鞭挞。当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而有胆量支持的没有几个人。但邓小平支持了,并且提出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目为“臭名昭著”的猫论。他顶着千斤的压力,以党中央的名义发出通知,第一次郑重地肯定了大包干和“包产到户”的改革行动,认为它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于是,当通知一宣布,出现了上述会场感人的情景。“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民的一个创造,它就像是巨石下的一棵小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管压力有多大,它都能从巨石旁的缝隙中钻出来,野火也不能将它烧尽。一有春风它又蓬勃生长了。“包产到户”这棵60年代的野草,到80年代已变成了绿遍全国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催绿它的春风,就是邓小平的支持。我们不能不佩服邓小平的清醒,不能不佩服他意识的超前。倘若不是他对“包产到户”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形式有深刻的正确的认识,中国农村到今天还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这令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也是个一穷二白的小乡村。解放后的30多年间找不到粮食增产的道路,土地利用率低。农民的思想不够解放。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因地制宜,在土地上种起了甘蔗、桉树、剑麻……昔日贫穷落后的小乡村被一片片绿油油的甘蔗林、桉树林、剑麻园所包围。现在,这里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产糖基地,出口的各类糖为国家赚得了不少外汇。微风过处,一望无际的甘蔗翻腾着绿油油的波浪。看到这情景,相信每个人的心里都会禁不住呐喊:“感谢邓小平!”每次回去,村里的老人都会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闺女啊,以后有机会,多回来走走,这里是咱们的根啊!”

    是啊,我们这一代人,无论生在何处,无论将来漂泊何方,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要知道中国的今天是怎么来的,知道先辈们所走过的人生坎坷,更加珍惜今天,奋斗明天。不仅我们这一代,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他们也应该知道。

    影片中邓小平喜看共和国之巨变,说出了感人肺腑的一席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在中国一个长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实行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他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和平统一长期分离的香港、澳门、台湾,等等。这些都是前人和他人所没有从事过的事业。他是共和国的“总设计师”,是中国人民的大恩人。他以他坚强的性格,他的才智、坦率、勇敢、气宇不凡、自信、友好,赢得了外国友人的尊重。

    影片的最后,屏幕上方打了一行字:“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接着,传出了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演唱的歌颂邓小平的片尾曲。邓小平走完了他93年伟大而又坎坷的人生路程。九九归一,他又回到了孕育他的大地。他走了,此时,每个人的心里都荡涤着对他的怀念和决心报效祖国的热情;当然,还有对他未能“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遗憾。邓小平,他已以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和性格光辉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我们坚信,中国一定会走得更稳、更快,他的精神永存,因为他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邓小平”!

 

 

 

院系:经贸学院2002级国贸(1)班                             手机:13533682834
宿舍:云山公寓B-305                                         电话:3620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