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共建和谐校园”征文专题 > 正文

【和谐校园】和谐校园,以人为本

文字:经贸学院05级经济学 梁超文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03-30 点击数: 分享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梅贻琦1931年12月3日到清华大学任校长当天,在向全校的就职演说中提出:"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梅老先生的这一番话,成为了近百年来中国大学发展的航标,它直接道出所谓“大学之道”中“大”者与“道”者为何,如何成就大学之大。对于今天所提出的“建设和谐校园”依然有其启示意义,“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应着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及政治前进的步伐,作为典型亚社会的大学校园,广外大审时度势适时地倡导建设和谐校园。“明德尚行,学贯中西”,从每天的第一缕晨光洒落在广外大宁静而柔雅的肌肤上;到夕阳西下,湖烟欲起,岸柳轻扬,抚摸着校园里凉爽的风;直至晚星隐去,最后一盏灯火暗落,校训流淌在广外大的生命脉络里。它驻起了一座美丽恢宏但内里却空洞的大厦,留待后人一一去填充。“明德尚行,学贯中西”,所谓道者,有“明德”且“尚行”,所谓新民,有“学贯中西”,行而上与行而下相齐。作为广外大的航标,我们确实有太多的理由应该对其顶礼膜拜。但是,在今天的广外,它却没有理应的强大的生命力。笼统断言,或许这便是校园之不和谐所致。

    “和谐”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和”的最早出处或许是《管子 兵法篇》:“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而能谐,谐故能辑。谐辑以悉,莫之能伤。”在《中庸》里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见“和谐”的核心思想是“中庸”,矛盾相生共存,去除偏激。“和谐校园”主要指校园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矛盾中求相生,在对立中求共存。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历史性的传承和系统性的构架,可以从诸多角度去探究,但有一点无疑是肯定的,建设和谐校园需要五个基本的方面:人、事、物、景、情的和谐。而其中“人”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一个最根本的哲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对于和谐校园而言,“以人为本”必须重视校园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应该追求的是一种动态的协调,而并非静态的完美。构建和谐校园应该首先致力于校园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每一个文化都有它独特的一组文化行为,“良知系统”是一个文化的最为基本的结构。大学校园的文化密度以及文化冲击无疑具有作为典型亚社会的特殊性。因此,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校园不和谐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对于校园文化的差异,我们不应该扼杀,或者采取漠视的态度,而应该统筹协调,提供平台,展现各种文化的缤纷。

    我们应该如何去着手校园文化呢?显然,这是不能由校方亲自干涉的。这不仅是管理成本的问题,更严重的是行为效果的严重的负面影响。假如下放到学院管理,那么,形式化将会过于明显,譬如近期来出现的宿舍文化节、学院文化节之类,形式单调,纯属王朔所言的“过把瘾就死”的类型。校园文化的发展以自由为前提,组织化并非校园文化发展的核心,校园文化的要义是相互得以展现。这都是由校园文化的多元性质决定的。因此,社团无疑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最有载体。因为相较之下,社团活动的自主性更强,潜在的活动空间也更大。社团上通学校,下向广大学生,既可以成为校方主导文化开展的助手,也有利于统汇学生的文化倾向,联系开展自导的文化活动。

    但是,尽管广外大目前存在五十多个学生团体,但是它们却没有起到带动校园文化发展的作用。广外大年轻,社团同样年轻是一个因素,但是更多的问题被摆在面前。而最关键的是社团活动由于上级管理的原因,没有得到应有的自由。管理社团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无非是将人力资本最优化,发挥到效用最大化。但是,目前社团的管理上却是存在极大的资源浪费的:管理趋于模式化、申请程序繁杂、审批的个人决断等,严重影响了社团的活动开展。因此尊重多元文化,必须落实到支持社团自由发展,也便是要尊重人力资源。对于尊重校园文化而言,除“以人为本”外,其他一切都是形式。在基础都还没有建筑起来,便去极力关注形式,这种行为是多么地虚无可笑。所谓“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和谐校园建设的生命之源,就好比如水之于鱼的作用,我们要养活鱼,就必须先储备优质的水。但是,这时我们便要疑问了,是不是有了优质的水,就能够养活鱼呢?不然。我们还需要很多属于“器”范围内的辅助手段,而对于和谐校园而言,那便是“自由”。近来经贸学院——不知是否整个广外大都如此——实施了极其严厉的学生出勤登记制度,看来是痛下决心要杜绝翘课现象。这一举措引起了学生中间的极大不满。当然这里的不满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所谓积极的指的是此举妨碍了那些有能力更大效用地支配时间的同学;所谓消极是指此举束缚了一部分无心于学业的同学。诚然,这一举措对于强制性地引导后者是有其必要性的,甚至对于加强今天广外大的学习氛围,树立良好学风似乎也是很必要的。但是,我却对这一举措充满忧虑。

    曾记得刘道玉在任武汉大学期间的一次开学典礼上说过,假如有学生认为老师讲课不好,可以不去听老师的课。说出这么一句话不需要很高的智商,但是,对于一个校长而言,说出这么一句话实在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从此,也足显当时的自由的学习气氛。作为学术界的人,都应该深感这么一个道理,无论是学习还是科研,都极其需要自由的气氛。做学术需要倡导自由的学术氛围,习学问也需要自由的学习氛围。事实上,我认为实施如此强硬的出勤制度,不但会事不由衷,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出勤制度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出勤率,表面上树立起了较好的学习氛围。但是,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并没有改变问题的实际。

    中国人做事素来有“矫枉过正”的传统,如改革便可以妥善处理的事情,非要采取革命的手段不可。广外大也有“矫枉过正”的历史斑点,03级以前的学长或许都知道学校曾经因为校内BBS难以管理,便将其彻底封杀了。这也是时下广外大无论坛的原因。如今经贸学院竟又采取类似性质的手段来处理学风问题,试问:当真是对症下药、当真会有效果么?难道用绳子使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课堂里便能出人才么?

    事实上,学生翘课不是所有的课都翘,这也说明了他们并非厌学,内中必有着更深刻的原因。有因为高考前,由于专业说明不清更有由于人为诱导因素,使他们选择了不适合的专业,翘课自学;有因为听课的效率实在不如自学高等等。当然,也有一部分属于消极翘课。所以,采取如此强硬的手段来处理这样的问题是相当不妥的,它强硬地剥夺了学生的自由(暂且认为班干部会强硬地执行制度)。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所言极是。大学为什么需要大师呢?想想当年鲁迅、胡适、沈从文等名家讲学时,学生围得水泄不通则可知矣。今天很多大学已经实行学生选择老师的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学生便有了更大的机会选择到适合或者接近自身接受方式的授学风格。实施如此强硬的出勤制度,我个人认为是目前教育体制弊端的一个表现。教育始终要走向市场化管理的。市场化便意味着自由、民主和竞争。一所大学的竞争力也会在教育管理市场化之时暴露无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什么我们不可以采取更加工稳的形式来“达道”,而常常要陷于偏激呢?

    对于广外大来说,构建和谐校园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有许多许多的坎坷等待我们去磨砺。在这漫长的征途上,不仅仅需要广外大领导团体的呕心沥血,更需要许多如我如此“不羁”的牢骚,亦如你那般稳重的规劝与支持。

    以人为本,明德尚行,格物致知,则近道矣,而和谐焉。